申报先行 赶立院开议前 陆委会构筑「居住证防线」
▲立院开议在即,为不让居住证议题持续发酵,陆委会近来频召集相关学者、专家研商,全力构筑「居住证」防线。(图/记者翁嫆琄摄)
立法院新会期暂定本月21日开议,为不让居住证议题持续发酵,陆委会近来频召集相关学者、专家研商,全力构筑「居住证」防线。今在北科大召开的一场座谈会上,即有学者认为,居住证是很机灵、取巧的方法,间接促成持证者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但不应让人民陷入一种为难。
熟知内情人士透露,应对陆方对台核发居住证,返台申报机制是第一步,但怎么确切落实,包括是否强制,甚至是祭出罚锾,仍有待各方集思广益。
陆委会与政大合办的首场座谈,现场学者分别就居住证对台湾的冲击与影响进行分析。政大国际事务学院副院长黄奎博认为,虽说居住证的制度设计,大多是从大陆身分证而来,用国安角度处理,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概念。
有关台商关切的课税问题,黄奎博表示,2015年8月,两岸两会签署《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因台湾内部的政治问题,迄今还躺在立院。
他表示,按马政府当时说法,该协议赋予的优惠,比大陆对外国所签协议还要更加优惠,相信协议若通过,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居民应该不会担心课税问题。
面对大陆持续发动法律战、统战,黄奎博认为,台湾还是要让自己发展得更好,才能抗拒大陆的威胁、压力。
与会的台湾民主守护平台理事宋承恩则认为,居住证是很机灵、取巧的方法,透过在长居地、户籍的便利制度,表明台湾是大陆的一部分。
宋承恩指出,经各式制度比较,居住证牵涉到的,还是公民身分的赋予,且申领办法是港澳台居民的一体规范,而这样标签化、分类化,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