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转衰的两大政治失误
在日本鹿儿岛县,游客触摸鉴真纪念馆前鉴真和尚塑像的膝盖,据说因此能带来福分。(新华社资料照片)
一位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活生生地拆散别人的家庭,这难道不是奢侈腐化、不是堕落吗?既然在精神上已经不再励精图治,政治上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什么问题呢?
第四,这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怎样才叫国际化呢?举一个数字大家就知道了。根据《唐六典》记载,开元时期到唐朝朝贡的藩国有七十多个。形形色色的异邦人,到唐朝来干什么呢?有政治使节,有留学生,有学问僧,但是,最多的还是商人。在唐朝,只看一个地方,就知道当时的国际化程度了。哪儿呢?长安城的西市。大家知道,长安城一共有两个市场,一个东市,一个西市。唐朝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丝路进行。中国商人从长安往西走,反过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商人则沿着丝路从西边往长安来。这样一来,西市自然占尽地利之便。在这儿,既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更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贝。因为西市太繁华了,简直就像一个吸金窟一样,所以,在当时又号称金市。西市周围,像景教(也就是基督教)的教堂,中亚胡人的聚居区,到处都是胡人生活的痕迹。在这之中,什么最引人注目呢?胡姬。就是胡人的少女,亦或少妇。她们随着父亲、哥哥或者是丈夫经过漫漫长途来到长安、来到西市,做什么?她们做得最多也做得最好的职业就是小酒馆的服务生。这些皮肤白皙、能歌善舞的女郎,迷倒了不知多少多情的唐朝小伙子。李白不是有一首诗吗?「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事实上,不光是迷人的胡姬走进唐人的生活,同样迷人的胡马、胡香、胡药,乃至普通人家饭桌上的胡饼,都悄悄地吸引着唐朝人,也影响着唐朝人,甚至变成唐朝文化的一部分,这就叫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鉴真和尚影响力
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只能接受外来文化,而不能输出自身文化,那就不能称为大国。大唐玄宗时代,不光是热情拥抱世界的时代,更是热情回馈世界的时代,怎么回馈世界呢?两个途径。第一,接纳东亚各国的留学生、学问僧来学习大唐文化。第二,自己走出国门,传播文化。在传播文化的使者中,最有名的就是鉴真和尚了。他从玄宗天宝元年(七四二年)开始,立志到日本传播佛教,经历了五次渡海失败之后,仍然百折不挠,终于在第六次的时候成功了。这一年,已经是天宝十三年(七五四年),而且,这时候,鉴真和尚已经双目失明。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啊!鉴真和尚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不仅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大师,而且给日本带去建筑、艺术、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最后在日本圆寂。事实上,当时唐朝向东亚国家输出的可不止是佛教,更重要的还是本土产生的儒家思想。就是在唐朝,一个以儒家文化为底蕴的所谓东亚文化圈形成了。这样的国际影响力,不正是盛世最重要的表征吗?
听完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可能有人要有疑问了,唐玄宗所开创的开元天宝时代,既然是如此的富裕开放、如此的风雅和谐,为什么还会爆发安史之乱,让大唐从太平盛世转眼就跌入天下大乱的深渊呢?
唐玄宗时代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重点谈两个原因。第一,社会发展造成的制度不完善。唐玄宗时期是社会高度发展、变革特别激烈的时代,很多旧制度都失效了,替代它们的新制度正在形成。但是,任何一种新制度都需要长期磨合才能成熟。而在成熟之前,它必然存在缺陷,可能诱发危机。就拿给唐朝酿成大祸的节度使制度来说吧!它本来是为了解决府兵制既扰民、战斗力又差、还缺乏边防常备军的窘境而产生的,它的出现本来是好事,也解决了当时唐朝军事上的大难题。但是,这种制度也存在着缺陷。什么缺陷呢?它把兵权都集中到边将手里,形成所谓内轻外重的不稳定结构。一旦节度使的忠诚出现问题,危机就会应运而生。换言之,这本来就是一种还不成熟的制度。这就需要用人的智慧来驾驭、来补足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唐玄宗时代由盛转衰的第二个原因,恰恰就是人的层面也出问题了。
出现什么问题了呢?唐玄宗逐渐陶醉于开元盛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再也不肯克己复礼,而是变为骄奢淫逸了。开元年间,唐玄宗不是把宫里的奢侈品都搜出来烧了吗?但是,天宝年间,专为贵妃刺绣的女工就有七百人。开元年间,唐玄宗不是把宫女都放回家吗?但是到了天宝时代,他又开始到处访求美女了。而且,为了选美,唐玄宗还特地设置一个使职,叫花鸟使,由宦官担任,专门到民间挑选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元稹有一首诗叫《上阳白发人》:「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满怀墨诏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宫作宫婢。」一位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活生生地拆散别人的家庭,这难道不是奢侈腐化、不是堕落吗?既然在精神上已经不再励精图治,政治上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什么问题呢?
唐玄宗后期,在政治上有两大失误。第一是任相失误。第二就是拒绝纳谏。我们讲过,开元年间,唐玄宗一直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宰相人选。这些宰相,都能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也都能随时指正唐玄宗的失误,正是他们和玄宗一起缔造辉煌灿烂的开元盛世。但是,从开元后期开始,唐玄宗愈来愈懈怠朝政,也愈来愈喜欢柔顺能办事的李林甫了。李林甫不是一个有远见、能够把握政治方向的人。更要命的是,他也不是一个正人君子,平生最擅长嫉贤妒能、打击异己。自从他当了宰相,玄宗就再也听不到高瞻远瞩的真知灼见,社会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解决,国家能不走下坡路吗?本来,如果宰相不行,还可以用纳谏制度来调整、来弥补。但是,到了天宝年间,不仅是李林甫、杨国忠他们不让唐玄宗听到不同意见,就是唐玄宗本人,也不愿意再听逆耳忠言。
安史之乱爆发前,有人向玄宗汇报安禄山要谋反的事,他听也不听,就直接把人家送到安禄山那里去。这样拒绝批评、拒绝建议,能不天下大乱吗?唐玄宗为什么会犯这样大的错误呢?(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