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九二共识、一国两制 风马牛不相及──海陆两会30年 设立秘辛(四)

1996年,时任陆委会主委高孔廉,主持记者会公布民众对两岸情势民调结果。(韩同庆摄)

1992年8月李登辉总统主持的国家统一委员会讨论,依据《中华民国宪法》通过「关于一个中国涵义」,界定两岸关系定位。而海基、海协的协商卡在一个中国原则一年多,双方约定1992年10月下旬在香港续谈,当时双方各提出五种表述方法,然而互不接受,后来我方又提出三案,对方不置可否就返回北京,隔了几天对方来电说明愿接受我方的一案,并于11月16日正式来文附上我方提案,表示「尊重与接受」,由于表述的内容长达84字,媒体及各界依据其精神,归纳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或「一个中国各说各话」,其中以前者广为使用,其后并再简化为「一中各表」,此一说法前半段是陆方所要的,而后半段则是我方的诉求,双方各有台阶可下,这是陆海两会成立后,最大的一个成果,也成为两岸协商的基础,于是后来双方同意1993年4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两岸1949年分离后,第一次正式官方授权谈判。

而这一个我方提出,对方接受并有正式文件的说法,后来又再包装成「九二共识」,把一个中国的讲法淡化,应该是对我方有利的。然而有人故意扭曲,说九二共识是卖台,但事实上1992迄今30年,中华民国依然屹立不摇,而且还能自主的进行民主总统的选举,期间一共七次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还当选了4次,如果台湾已卖,何能自主举办总统大选

2019年1月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时发表「习五点」,其中有提到探索两制的台湾方案,这又被人恶意扭曲成「九二共识就是一国两制」,事实上九二共识是统一前协商的基础,而一国两制是统一后的制度安排,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台湾朝野其实都反对香港式的一国两制,无庸置疑。

自陆海两会成立30年来,两岸关系经历了曲折起伏、大致上说来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关系较为平顺,但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关系转为紧张,甚至两岸联系管道亦告中断海基会去函,对方是已读不回,而2000年至2008年陈水扁执政期间,种种趋独的动作,诸如一边一国,公投制宪等等,不仅造成两岸紧张,陆方甚至因此于2005年订定「反分裂国家法」,明定对台动武条件,另一方面亦同时造成台美关系的紧张,陈水扁后来自己也说台独办不到就是办不到,陈时期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2020年10月也说碰到这条红线,只能踩下煞车

2008年马英九上台,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一共签了23项协议,对于两岸和平发展及两岸经贸合作互利互惠均有贡献。

功能仅剩十分之一

可惜的是2016年起两岸关系又陷入谷底。海基会主要的三项任务:协商、交流服务;协商是完全中断了,过去协议所建立主管机关,例如:经济部商务部、金融主管机关等的直接联系管道,也都停摆,交流因为两岸没有往来,也无法推动,服务的功能只剩下文书验证而已,对于台商的服务,去函对方是「已读不回」没有回音简言之,现在海基会的功能大概只剩下过去马英九执政时期的十分之一。至于陆委会功能也不大,只有新冠疫情期间,有意开放「小明」回台,却被卫福部否决而没能继续争取国人权益,其他方面也是限制重重,例如对陆资的认定,从过去的最后一层,改为逐层认定,再者就是对大陆的政策发言批评指责,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的恶性螺旋,「时间」究竟站在哪一边,值得大家好好深思。(系列完)(作者为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