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港股也爱人民币(叶家兴)

6月19日开始,香港证券交易迎来新的一页,港交所引入「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投资人可以选择港币或人民币买卖股票。(shutterstock)

6月19日开始,香港证券交易迎来新的一页。港交所引入「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投资人可以选择港币或人民币买卖股票。虽然目前只有24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适用新制度,然而在所有港股2600家上市公司中,这24家公司总市值约占1/3,每日成交额更占4成左右,可以说是蓝筹重量级的股票,其中就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京东、港交所、友邦、中银香港、恒生银行等大型热门股。

选择在股市相对清淡的「五穷六绝」时刻,小规模地开启双柜台模式,有利上市公司逐渐熟悉成交细节,调整投资者关系、股息政策等参考。同时,也方便担任做市商(庄家)角色的券商优化资讯系统,避免在双币转换、结算等流程出现技术瑕疵。

虽然不出所料,在交易开始前几日,人民币柜台的成交金额不及2亿人民币,还不到24支股票港币成交额的1%。但双柜台模式的平稳推出,已经为香港巩固离岸人民币中心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打造新的里程碑。

在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大陆如今已是140多国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虽然美元仍是全球贸易的主导货币,占全球支付的42%,远高于人民币的2.3%。不过,中国近来与许多国家达成本币结算的双边贸易协议,包括中东、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能源和商品大国。另一方面,在俄乌冲突后,美元「武器化」让不少国家希望规避地缘政治风险。此外,去年美国联准会快速升息对抗通膨,造成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也促使许多国家希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在内外推力与拉力之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步高升,甚至非关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愈来愈多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例如上月巴基斯坦石油部长表示,巴方从俄方购买了10万吨石油,就使用了人民币进行支付。人民币逐渐挑起了国际经贸的重任,说明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未来发展潜力。而在中国境外流通的离岸人民币愈多,对境外人民币投资工具的需求也就愈大。

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规模约1兆元,在目前中国大陆利率周期与美国背道而驰的情况下,许多资金也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工具。目前香港的人民币计价产品主要以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为主,对追求更高回报的投资者也欠缺足够吸引力。

此外,中国大陆境内投资者一直耿耿于怀腾讯等优质企业只在境外上市。即使近年「沪港通」、「深港通」的投资渠道开通,但却存在人民币换港币买股,及卖股后港币换人民币的两次汇兑成本和风险。

港股的双柜台模式为以上各方创造了新的投资工具选择,有利深化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强化香港在全球离岸人民币的业务枢纽,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稳健步伐。参考半世纪前伦敦逐渐发展成离岸美元金融中心的历史,百余家的外国银行在1960年代后的10年间暴增3倍。离岸美元规模从不及百亿美元成长到与美国境内不相上下的数兆美元规模,交易频繁的离岸美元不但有助刺激当地经济,也创造不少对金融、法律、会计等专才的庞大需求。

上周也是美国国务卿在暌违5年后首次访问中国。虽然两国关系缓和,热战风险降低,但双方无烟硝的经济与货币竞争仍如火如荼。美国积极强化半导体与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希望打造与盟友的供应链联盟。而中国大陆也积极与金砖、上合、东协、中亚、中东、非洲、拉美国家加强紧密经济联系。在货币组合多元化的趋势下,人民币势必将成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货币。

对于香港这个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而言,推出以人民币计价买卖港股这种大众化的金融选项,揭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纪元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