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全球化末年哀歌(叶家兴)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表示,半导体产业见证世界巨大转变。(资料照)
本周二,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晶圆厂机台到厂典礼上,语带玄机地说:「全球化几乎死了,自由贸易几乎死了。很多人仍希望他们卷土重来,但我觉得不会。」
该典礼众星云集,不但美国总统拜登搭乘空军一号从华府飞来,还有包括商务部长雷蒙多,以及多位科技界大老如苹果、超微、辉达等企业执行长出席。拜登喜悦地高喊:「美国制造业回来了!」然而张忠谋这句「全球化几乎死了」,像是为众人兴奋的情绪浇上冷水,为该厂的前景打上预防针,也为全球化末年预先写下挽词。
张忠谋曾说过,在美国制造晶片的成本比台湾高5成,欠缺市场竞争力。即使美国每年补贴1000亿美元以上,也无法建立完全的供应链。然而,地缘政治压过市场逻辑,美国今年先后通过4300亿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与2800亿美元的《晶片与科学法案》,用来补贴特定产业的「美国制造」。但明眼人都知道,补贴是一时的,市场却是恒久的。那些未受补贴的产业能忍受多久?高耗水耗能企业的周边社区居民能忍受多久?况且,除非联邦政府持续补贴将这些企业「准国有化」,否则企业的获利压力一定会传导到消费端,形成对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膨再次打击。
前苏联解体后,30余年的全球化带给美国企业丰厚利润,造就了美国股市长年的牛市,全球消费者得以享用相对低廉的商品。美国企业得以专注设计、品牌、通路等利润较高的环节,将辛苦爆肝又高污染的制造程序移到海外。跨国企业利用彼此的比较优势,成功创造了效率极高、十分复杂的生产供应链。如今,这样精致的全球化资讯系统就要告终了。
全球近70%的晶片需求在中国大陆,过去因为自产率低,晶片进口总金额成了大陆远高于石油进口的商品。但从2018年美国前总统川普发动对华关税战、科技战以来,中国大陆开始意识到商业晶片的「武器化」风险。
虽然2020年疫情带动了大量线上通讯的科技产品消费需求,导致晶片需求愈小不易,但在两年后疫情进入尾声的时刻,今年中国的晶片进口已经大减。前3季进口晶片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610亿片(降幅约12%),造成晶片价格大幅下滑。德仪原售价90元人民币的晶片,价格跌至10元人民币也乏人问津。高通、英伟达等科技企业的业绩都受影响。例如英特尔前3季的营收年减20%,净利更是下降近85%。
由于三大因素,中国晶片进口的大幅下滑可能只是开始。第一,中低端晶片的国产替代逐渐成熟;第二,美国对高端晶片输华的出口限制;第三,晶片产业技术换代加快,在新兴的光子晶片领域,有缓慢取代部分矽基晶片市场份额的机会。于是,在本周中国大陆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进出口总额5223.4亿美元,年减9.5%。其中出口年减8.7%,而进口金额更是年减高达10.6%!
对与大陆贸易依存度高达4成的台湾来说,进出口不免因此要吹冷风。11月进出口金额688.3亿美元,年减11%。其中出口跌幅13.1%,创下7年最大跌幅。虽然分析来看,台湾出口对陆港、美欧、东协全走弱,但其中大陆因素就占了6成6!
当然,台海两岸对外贸易规模萎缩,与全球通膨压力、货币紧缩的升息环境、终端需求放缓、库存调整等因素都有关。但地缘政治压倒一切,美国反全球化的种种系列措施,使得大陆最大宗进口商品—晶片的需求快速下滑,无疑是重中之重。也难怪张忠谋在美国政商要员兴高采烈庆祝台积电进驻凤凰城的典礼上,语重心长地说出不中听的扫兴话。
全球化末年,自由贸易几乎要死了,企业营利前景还能看好吗?消费者还能享受市场上物美价廉的产品吗?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