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普发现金皆大欢喜(林建甫)
行政院坚持推出振兴五倍券刺激消费。图为行政院去年推出的振兴三倍券。(资料照)
因为疫情,政府要振兴经济,最近的决策已经从五倍券转变成直接发振兴券,但是把发现金的决策排除在外。最大的理由是券可以限期消费,现金怕老百姓存起来,无法达到振兴经济的效果。但以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发券跟发现金,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人类具有经济理性。
经济理性让每个人会思考最小成本,最大效益,做最佳的选择行为,用钱态度上则精打细算,将每一块钱花在刀口上。例如升斗小民,量入为出的生活,常斤斤计较,虽不至于每一块钱打24个结,也要勤俭持家。对富有的人们来说,不会捉襟见肘,用小钱不用考虑太多,但花费金额到某一程度,还是得考量成本效益。尤其是企业家,规画如何使用资源进行生产,如何将产品卖得好价钱,背后也是算盘打得很精。
考量发券或现金,政府的支出要1千多亿元,需总预算来支应,最终的负担者还是老百姓。不是我们这一代还,就是下一代要还。经济理性会戴上透视眼镜,跨时整体计算下,就不会产生任何效果。然而,完全理性当然不可能,人会短视近利。不考虑未来偿还问题,则可进一步如下分析。
受疫情冲击,经济困顿下,很多生活过不去的人家,拿券与现金也都会一样。因为一到手,都会立刻把它花掉。如俗语说的:「生食都无够,哪有通曝干」。对一般生活还可以的老百姓,给券与现金还是一样。因为券也是要用在刀口上,则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居多,这个就是「替代效果」,并没有办法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
对于富有的人来说,发券与现金,还是一样,因为他本来就花钱不需考虑太多,也不须存起来,因此拿到券后就把它花掉,这样有最大的效用。反而是因为5千元的券,他可能觉得无所谓,没有注意之下,放到过期,丧失振兴券的振兴作用。
然而当一般人收到5千元的现金或券,因为是意外之财,还是有某种程度的振奋作用,有些人就会把一部分花在平常不会用的地方,不论是犒赏自己或家人,买些向往以久的物品。但多花多少,这个部分券跟现金还是一样。当年发消费券,刺激的效果会好一点,因为当时是2008年金融海啸后,过年前发券,人们收到是当成红包。有过年的喜悦下,消费的气氛比较浓,自然会花得比较多。
券或现金有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消费限制。如果是现金,钱要花在哪里都可以,拿来付房租、水电、网路、学费,没有任何的阻碍。可是如果是券,要花在有可以收券的地方,那么经济理性的思考就是如何花券才不会浪费?则这个券就不会到早餐店、小吃摊,而是到连锁或便利商店,一次购买多样的东西或是如寄杯般,慢慢消费;或是进入卖场购买大额的用品。这样政府最想纾困的目标,那些受到疫情影响的小型服务业,就得不到青睐。便利商店的财团或拥有电商、网购的卖场,疫情时没受到太大的影响,在政府振兴经济下继续享受好处。
另外,真正需要现金的人在拥有券后会怎么想?他们会想办法换成现金,于是降价、打折求售,这样该被照顾的福利缩水。买券的人,往往也是有能力的人,竟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就失掉政府济弱的美意。
对政府而言,券还有些额外的费用。最大的差别在券的印刷成本。券要担心不能被仿冒,因此各种防伪措施,纸质,大概都要搞到跟印纸钞一样。问题是,券只用一次,很少券会在市场上反复的流通,因此这些印券成本是大量的浪费。在讲究环保的时代,砍树造纸,一次使用就销毁,伤害绿色环境,实在是不对的。另外花券、领券、兑换结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发现金,可以省下很大行政成本。
政府本来要每人花1千元买券。政策都可以大转弯,免掉那1千元。那思考经济理性,更应该普发现金,才能皆大欢喜。
(作者为中信金融管理学院讲座教授暨台大经济系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