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台湾文化影响力在大陆正迅速消失(林谷芳)
当台湾执政者致力于「去中国化」,民间的敌意螺旋升起,谈台湾的人自然就少。图为台湾的历史文化进程造就台北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从清领时期到日本时期的建筑都可在此看见。(示意图/台北市文化基金会)
在大陆认识许多朋友,共同的缘由都是因为他们对台湾有一定的熟悉度,文化圈尤其如此。我北京有个写影评的学生,是大报的资深编辑,90年代认识,当时见到她最大的诧异,是这个年轻人怎么比我更熟悉台湾电影,对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她是如数家珍。北京曾开过几次黄春明作品的研讨会;对台湾作家,如白先勇、朱家三姐妹、简媜、张大春等,不少人更有倾慕之情;云门、优人神鼓在特定领域各领风骚,席慕蓉、余光中,则连一般人都熟知;龙应台、蒋勋外界有不同评价,书则一直畅销;赖声川、王伟忠的知名度既超越了文化圈,流行音乐则从最早的邓丽君到罗大佑,再到李宗盛,影响整整的一代人;而几位谈儒释道的朋友更就成为大陆菁英人士的生命导师。
然而,这几年到大陆,就发觉谈他们的人少了。少,一定程度当然是因大陆的文化自己站了起来,例如:这几年大陆极力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就让两岸在此的差距缩小,有些领域甚至已超越了台湾。当然,这里也避不开政治的影响,当台湾执政者致力于「去中国化」,民间的敌意螺旋升起,谈台湾的人自然就少。
少谈,直接影响的,是台湾在两岸间存在意义的消减。原来,文化是可以超越概念及意识形态,并对生命产生本质影响的,台湾,在中国文化面对当代上所呈现的成绩,更是它所以能「以小为大」的关键,而这也是两岸民间社会最好的润滑剂,其消失,能不令人慨叹!
消失的原因,也有来自我们自己认知的不足。举例来说,论规模与经费,金马奖都比不过大陆金鸡奖与香港金像奖,但大陆电影人却以能拿到金马奖为荣,所以如此,除了评审有更多的可信度外,还因参加的影片主题基本不受限,所以能「以小为大」,成为华人电影世界奖项的标竿。
以此,如果能认知到这个奖项的重要性,那么即便在颁奖时出现一些意外的插曲,事后也可以拉回艺术文化的原点做些补救,毕竟,没有哪个受邀的来宾,必须在现场承担某些意识形态的批评;但事后,由于这意外插曲所表述的,是台湾执政者所要的政治正确,就这样让一个经营多年的影展,迅速缩小为台湾人自己玩的东西,而许多人还庆幸这样的改变,以为台湾办的影展奖落台湾,是天经地义的事。
一个台湾办的奖,主旨当可以设定就是要奖落台湾,但一个已在华人乃至国际社会都带有指标意义的开放性影展,就这样内缩为自己人办自己人受奖的奖项,何只可惜,更就是一种萎缩。
原来,认知到台湾发展出来的一些文化特质,在两岸人文间具有它的标竿意义,本是既可发挥影响,也不费资源之事,可惜过去既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居高临下,没有善用这些资源,现在更就闭关自守,想偏安求全。
而如今,由于大陆底盘大,领域拔高的可能性强,即便台湾原占优势者,情势也常今非昔比。以茶文化为例,大陆的茶艺最先都来自台湾,但如今在尖端部分,何只不遑多让,更常令人有惊艳之感。大陆之大原就让人不可小觑,但台湾许多人在比较两岸时,却常停留在过去的印象,看在识者眼里,虽不能说就乃井蛙窥天,但一定的自闭性则的确存在。
当然,这样说,也不代表台湾不能回复成显眼的存在,毕竟,不同制度、不同的历史进程,台湾对事物的许多看法,依然可以成为大陆有心人的重要参照,而关键就在我们的自觉。
可如果像现在这样,以两岸隔绝为自己立身之本,那台湾影响力的全然消失,也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为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