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坪制有谱? 公设减脂为虚胖房价瘦身

台湾房屋趋势中心资深经理陈定中。(台湾房屋提供)

日前立委于立院总质询时,房市实坪计价的推动进度再掀话题,唤醒大家对实坪制的关注。当前国内新建案公设比动辄3成以上,但对多数住户而言,社区的多元休闲公设如同「摸不着的浮云」,看得到却用不太到,所以近年社会不断有「公设坪数不计价」的倡议,希望政府推动房屋买卖「实坪制」,但多年过去,实坪制始终「只闻雷声不见雷雨」,让人不由得好奇改革障碍到底是什么?

实坪制在实务推动上,确实存在不少瓶颈,光是如何认定实坪?社会大众就莫衷一是。许多人会很直观的说:常用到的就是实坪,不常用的是虚坪,可是「常不常用」其实因人而异,不足以作为认定标准。就算把公设坪数全都当成虚坪剔除,还是会有人觉得不够实在,因为有人主张实坪是指建物的「专有部分」,也就是「主建物+附属建物」;但也有另一派倡导只有主建物才是实坪,理由是主建物才是人的家,阳台这种洗衣机的家,不该被当成实坪。在实坪定义这种源头问题没有统合出共识之前,改革自然难有寸进。

此外,政策还需考虑是否溯及既往,是的话,可能会掀起既有屋主的反弹声浪,因实坪制相当于是跟屋主说:「你卖蛋只有能吃的蛋白、蛋黄可以秤重卖钱,不能吃的蛋壳不可以算钱」,形同削减了有价值的范围,且他当年买进时,明明是秉持「一个鸡蛋原则」,不论蛋壳蛋黄,通通都是一起秤重,卖出时更改游戏规则,想要说服屋主接受,得有完整的转换规划。更何况历来登记制度更迭,多数屋主根本无法把蛋壳分离,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屋主仍以总价概念销售,不因实施实坪制而折让价格,最终则会因权状坪数缩水,让单价不降反升,减损平抑房价的政策效果。

倘若政策不溯及既往,依照建物取得使照的时间设有日出条款,依然有无解的难题;因为如此一来,房市将同时存在虚坪、实坪两种计价方式,若无完整周密的配套措施,可能会使市场资讯更加扑朔迷离,混淆消费者的价格认知。

回归问题的本质来说,既然民众介意的是「花大钱买用不到的公设」,改革的方向,应直接以「减少不实用公设」为重点,诉求官方检讨免计容积项目,而非一味追求「公设清零化」的实坪制。像电梯、逃生梯、走道等设施,是所有住户都会使用到的必要公设,说它是虚坪未免太委屈;但像麻将间、剧院、游泳池等休闲娱乐型公设,就属于可以列为优先精简的项目。所以打消虚坪就好比减肥,要减掉脂肪,留住肌肉,「保肌减脂、去芜存菁」,才是为虚胖房价健康瘦身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