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脚麻不只是血液循环差 恐患罕见疾病医曝:会危及性命

屏基发现罕见慢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全台仅400人。(屏基提供)

正常情形下敲打关节会有反射反应,但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反射下降或消失。(屏基提供)

「阿嬷,你为什么没感觉?」、「脚麻,要怎么走?」的广告让人印象深刻,许多民众一旦手麻脚麻就直觉以为是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坐骨神经受压迫。一名罕见的慢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因此四处就医无果,直到屏东基督教医院神经内科找出病因,确立诊断。

61岁陈姓男子去年初出现手麻脚麻症状,且渐渐地虚弱无力,曾以为是中风、坐骨神经压迫、心血管疾病,但治疗后都未能获得改善,后来到屏基神经内科就诊,经过神经理学检查,敲打膝关节竟然无肌腱反射,触感、疼痛感下降,于是进一步安排神经传导检查,发现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下降,神经产生急性脱髓鞘反应,才找出是急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

陈男表示,刚开始发病是颜面神经受到影响,然后两只手掌及脚掌持续发麻,想说可能是末稍血液循环不好,于是加强运动、泡热水,没想到反而症状加剧,后续更出现上下楼梯无力、步态不稳,握力下降,四肢感觉丧失情形,后来转诊高雄长庚医院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再配合复健,逐渐恢复健康。

不料今年1月底相似症状又再出现,而且手脚麻木和四肢无力快速恶化,屏基神经内科检查后,同样又是脱髓鞘反应,配合脑脊髓液检查发现蛋白质浓度上升等发炎证据,神经超音波扫描也看到神经发炎肿胀,诊断为慢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

与病人讨论后,陈男改以类固醇与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经治疗后症状出现初步改善,需一段时间观察治疗反应,调整药物。

屏基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杨宗霈指出慢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是自体免疫系统攻击周边神经的髓鞘,造成运动及感觉神经髓鞘层的破坏进而导致周边神经传导失灵,每十万人中约有2人会罹患此疾病,全台患者数加总起来约仅400人,也因如此,患者在诊断、治疗,尤其是药物费用负担上,相较其他常见疾病更易碰上难题。

疾病好发于50至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双手双脚会麻木、无力、步伐蹒跚,然后逐渐地失去痛觉、触觉、平衡等感知能力。

杨宗霈表示,慢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后天慢性疾病会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持续控制、治疗,学习如何与它长期共存。如果疾病初期未能及时发现错失治疗,患者会慢慢失去行动能力,甚至影响呼吸危及性命。提醒民众不要轻忽看似普遍常见的手脚麻木症状,如果持续进展,应赶紧就医接受神经学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