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用温度理赔的养殖渔业保险 理赔高于政府救助金
▲国内首张「温度参数养殖水产保险」,依照温度条件就启动理赔。(图/视觉中国)
日前国内首张「温度参数养殖水产保险」经金管会核准开卖,针对石斑鱼养殖业者,在气温连续低于摄氏10度达10小时以上,即可启动理赔,在保险金额额度内,保险期间无理赔次数限制,远高于政府现金救助30万元。
依照渔业署统计,平均每公顷养殖鱼塭一年的饲养成本高达400万,发生寒害时可领有政府天然灾害现金救助仅约30万,但损失程度须达20%以上且还需待专人至现场勘损,往往缓不济急,因此亟需搭配保险来分散风险。
日前国内首张「温度参数养殖水产保险」是由富邦险开发、通过保险局核准,气温连续低于摄氏10度达10小时以上,即可启动理赔。富邦产险说明,该保单有每公顷保险金额100万及200万两个方案,可让渔民选择,在保险金额额度内,保险期间无理赔次数限制,高于政府现金救助30万元。
以台南市佳里气象测站为例,过去11年来发生气温低于摄氏10度达10小时的次数共有11次,平均每年皆会发生。即便是全台最南端的屏东,105年1月帝王寒流来袭时,枋寮气象测站也有持续低温低于摄氏10度达30小时的纪录,如选择每公顷保险金额100万元的方案,可获得69.8万元理赔金。
另外,除有渔业署补贴保险费1/3之外,台南市、高雄市及屏东县政府另各补贴保险费1/3,渔民最低只需负担总保险费1/3。以投保100万元的方案为例,中央及地方政府每公顷补助保费合计最高为11.4万元,渔民最低仅需自付保费每公顷约5.7万元,如在11月时发生低温10度以下持续10小时,理赔金约新台币2.9万元,连续11小时则约为新台币5.9万,高于自付保费。随着冬天将来临,富邦产险也提醒养殖业者,可以向各地区渔会了解保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