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选》陪伴受虐儿是一场马拉松:不能有钱才做 没钱就割舍

对这些孩子来说,那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也许一生都要与其童年的创伤经历搏斗。(示意图/shutterstock)

我在儿童加护病房工作超过二十年,从前,我觉得每位家长应该都很爱小孩,看小孩白胖胖的脸蛋,多么惹人怜爱,为人父母者应该都非常疼惜自己的孩子。

踏入儿少保护医疗领域之后,我对于亲子关系、对于人性的想法不再那么理所当然,因为我慢慢发觉有些人生养小孩的动机、做法,与一般人所理解的常识、共识相去甚远,有些照顾者会隐瞒真相、欺骗医护;有些对于发生在家里、没有外人看到的事,描述得避重就轻。

在医院里看到孩子被「人」伤得这么深,甚至让我把「照顾」的标准拉得很低——先别说多爱孩子,只要他们最基本的照顾就好、让孩子活着就好,即使如此,很多照顾者却连做到这样都有困难。

受虐儿承受的是一辈子的创伤

受虐儿除了看得见的身体伤痕,更令我关注的是那些埋在心底、看不见的伤,对这些孩子来说,那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也许一生都要与其童年的创伤经历搏斗。

在儿少保护资源投入不够的现实下,台湾的受虐儿很多只能靠自己「疗伤」,有的孩子的心理韧性强大,有办法自我修复,而有些则需要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协助,例如长期陪伴的社工、值得信赖的亲友支撑着孩子。

多数的孩子没有这么幸运,往往在结案以后,一扇一扇门窗陆续关上,孩子回归到原来的照顾环境,可是那环境仍然没有准备好。我们常听到照顾者说「我保证不会再打小孩」,但他自己可能就是从小被打到大,只会这一招,没有学过、看过别的正向教养方式,如果无法积极帮忙这样的家庭,谁能保证没有下一次?

人没有这么容易改变,不可能透过几堂的亲职课程就学会正向教养,也无法单凭几次的心理治疗就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性格。在儿少保护医疗现场,我们常接到反复受虐的孩子,我们拚命的救,但孩子不断被打,最后有时依然无法避免受虐致死的遗憾,那么我们那么努力的真正效果在哪里呢?

不够绵密、坚实的保护网,会漏接孩子

台湾的社会需要织就一张更好而完整的儿少保护网络,保护儿少不能只有社工或医疗人员,而是整个政府与社会要动起来,包括警政、司法、教育、社区系统等,甚至每一位民众都可以是接住孩子的捕手,透过不同专业的参与、合作,我们的儿少保护网才能不漏接孩子。

因此,在《听,伤痕在说话》一书中,我分享了曾参与或接触过的儿少保护案例,希望透过一个个真实却令人心痛的故事,召唤各政府系统、整个社会大众共同来关心受虐儿及其家庭。希望大家看完了故事,除了为这些孩子叹息之外,还能更积极地产生改变的行动。

儿少保护医疗不能只是「专案」计划,需要永续

不论是陪伴受虐儿,或是要辅导施虐者学会正向教养,都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很长的时间才看得到家庭的改变,所以,我很希望整个儿少保护医疗不再只是专案型的架构,有钱才做,没钱就割舍。

这本书形成的过程中,编辑曾问我:「吕医生,看到一次次被救回的孩子,最后到你手上却还是被打死,你怎么有办法一直做这个工作呢?」

我记得当时的回答:「我们就是尽力做我们能做的事。」

所以,我相信你和我一样,都能为儿少保护工作尽一份力。

(本文摘自《听,伤痕在说话》/亲子天下)

【内容简介】25个受虐儿身与心的纪实故事,如同揭开潘朵拉的盒子,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是一个生命教育的思索、一个社会议题的探究、一个制度疏漏的反思。

这本书提醒所有读者,儿虐的可怕之处不仅是孩子身体上的伤痕,还有对孩子未来造成的扭曲与影响,作者更试图唤起你我人性的光辉,提醒大家还能够做些什么,而不是急着责怪什么。

【作者简介】吕立

台大医院儿少保护医疗中心主任,更有台湾儿童友善医疗之父美誉。参与打造台大儿童医院医疗人文的软硬体,引进儿童医疗辅导、表达性艺术治疗、红鼻子医生。

二十多年前成为儿科主治医师时,吕立选择了资源少、压力大、又「不赚钱」的儿童加护病房,和他困顿的成长岁月有关。但正因为这一段历程,让他更能共感重症儿童和家长的痛苦与匮乏。

为了让受虐儿获得更全面的健康照顾,在医院支持下,率先成立「儿少保护医疗中心」,号召各领域医疗专家共同为儿少保护个案的孩子们提供身心评估与照顾,并串联儿少保护网络伙伴,一起踏上努力减少儿少不当对待的旅途。更因在儿少保护工作领域荣获紫丝带楷模奖,被封为受虐儿童的医疗守护神。

《听,伤痕在说话》/亲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