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选》职场妈妈的育儿压力
在一个研究中,超过八○%妇产科主任医师认为,实习医师若生小孩,表现会比较差。(这话竟出自将宝宝带来世上的资深医师之口!)二○一九年有份研究指出,在结束训练六年内,几乎有四○%女性医师不是兼职工作,就是离开职场,主要是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冲突。(示意图/shutterstock)
在周围的同事身上,我也见到我们是如何认同并接受这些观念。医学界的女性压力特别大,即使拿二○一七年来说,医学院学生半数以上是女性。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知道医生养成不易,过程艰辛,需要多年训练和长时间工作。我和多数女性住院医师一样,因为工作压力而延后生小孩的时间。很多住院医师只休两周产假就回来上班了,因为她们觉得再休下去会对职涯造成伤害,或是给同事带来负担。
在一个研究中,超过八○%妇产科主任医师认为,实习医师若生小孩,表现会比较差。(这话竟出自将宝宝带来世上的资深医师之口!)二○一九年有份研究指出,在结束训练六年内,几乎有四○%女性医师不是兼职工作,就是离开职场,主要是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冲突。这对医界和社会是多么大的损失啊!竟让这些受训多年的女性自认无法兼顾工作与亲职。
在「三千万字计划」,我的同事每天都埋首于父母与婴幼儿互动的重要性当中,但他们也一样担心请假去生小孩。
丹妮.勒文(Dani Levine)有一天严肃的问我:「开完会后你有时间跟我聊聊吗?」我听得出她语气中的不安。丹妮是杰出、年轻的发展心理学家, 负责执行我们的SPEAK研究计划。开会时,我察觉到自己有点焦虑,内心的妈妈角色一直很担心她:「她生病了吗?出了什么麻烦吗?」最后开完会,就剩我们两人独处。
「丹娜,我有消息要宣布……我怀孕了。」
我高兴得大笑出来。
「『三千万字计划』家庭又要有新成员了!」我大叫。
丹妮后来跟我说,她很怕告诉我怀孕的事,而我的反应让她松了一口气。六个月后,她产下一名漂亮的小女娃,脸颊和吉纳维芙一样胖嘟嘟的。我们讨论她部分时间回来工作的细节,这样她就有多些时间陪小宝宝玛蒂。丹妮正慢慢回归职场,这样很棒。
我一方面很讶异,怎么有人会觉得我对小宝宝的消息,会有「开心」以外的反应呢?另一方面其实也能理解。我知道为何对某些机构来说,产假会引发焦虑胜过开心。进行「三千万字计划」很像经营一家小公司,丹妮的工作只有她自己负责,长期产假就表示其分内工作会完全停摆。这一次,我们早在丹妮怀孕前不久,已聘请一位才华洋溢的博士后研究员卡罗琳娜,训练她在丹妮请假期间代理相关工作。然而,若在「三千万字计划」宣布怀孕的消息都让人如此焦虑,可以想见在较不友善的公司里会面临什么结果。
我们常环顾四周,以为其他人已经想通了,这样根本没用。当孩子还小时,我忙着外科手术和创立「三千万字计划」,大家都会问:「你是怎么办到的?」忙碌的职业妇女常被问到这问题。我的答案(我认为多数人也有相同答案)是:有很多看不到的劳力付出,让我的生活能顺利运作。简言之,我有帮手,而且为数众多,不只是永嘉,还有保母、家事管理员、我妈、我爸及很多人。没有人是神力超人,可以轻松维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我们都只是凡人。一旦承认这点,并且认清某些人有较多资源能解决问题,有些人则是其家庭唯一拥有的资源时,我们才算英雄。社会学家洁西卡.卡拉尔科(Jessica Calarco)说得好:「别的国家有社会安全网,美国有女性。」
疫情期间改成远距工作和上学,维持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挑战因此再清楚不过。我们绝对不能再走回头路。
(本文摘自《打造同村共养父母国》/亲子天下)
【内容简介】
2022年台湾出生人数仅13.8万创下新低!
即使政府积极推动婚育政策,台湾出生率仍居全球之末。
为何许多人不愿生?当前父母遇到什么困境?
‧双薪小家庭缺乏亲友后援,父母工时长没时间陪小孩。
‧公共托育资源不足,私立幼儿园难以负担。
‧虽有陪产假、育婴留停等福利,但企业无储备人力,员工陷入家庭&事业两难。
‧育儿经济负担重,各县市不断加码育儿津贴,对父母来说却杯水车薪……
宝宝大脑发展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为何这么多父母却有心无力?
世界级小儿外科医师丹娜.苏斯金(Dana Suskind)医师,曾在畅销著作《父母的语言》书中指出,「亲子对话」能开发宝宝大脑、奠定学习能力,然而她在推动过程中发现,许多父母承受着照顾婴幼儿重担,良莠不齐的幼托机构、忽视婴幼儿的教育体系、工时过长没有弹性⋯⋯
使他们没有足够时间与财力抚养小孩,更别说有品质的陪伴!
这与台湾当今少子化、抚养费用高昂、优质幼托机构难寻的现象极其类似!
怎么办?
打造友善育儿社区,迈向同村共养父母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孩子因错过大脑发展关键期,影响日后学习发挥,这不只是父母的遗憾,更是整个社会的人才损失。
苏斯金医师企图为所有父母与孩子找到解方,她访问了多组家庭,并参考各国各地具启发性的育儿制度,从家庭政策、幼托、教育、医疗、企业等层面提出可行方向,呼吁我们共同打造以育儿为中心、重视婴孩大脑发育的「父母国」,让每个孩子都能打稳基础,有机会实现潜能!让每位家长不再孤军奋斗,当个快乐的爸妈!
【本书特色】
1.以大脑科学为本的教养法
根据大脑科学证明早期语言环境的重要性,所有父母都可掌握3T原则(全心全意、多说有益、双向互动),孕育0-3岁宝宝大脑,奠定日后的学习力。
2.从育儿历史寻找问题根源
回顾过往的教育制度、育儿历史与教养观念,梳理出幼儿教育与家庭政策何以被长久忽视,以及从中带给现代育儿的启示和解方。
3.真实记录育儿遇见的困境
苏斯金医师采访与追踪数个家庭,也包括她自己的经验,有的父母身陷贫困、流离失所;有的父母辛苦兼顾工作和育儿;有的家长寻寻觅觅,想找到高品质又能负担得起的幼托环境……
这些父母是如何度过育儿难题?
他们面对的种种挑战,正是现代父母的缩影,也是今日少子化须解决的课题。
4.以育儿为中心的政策方向
社会如何确实成为父母的支持?
作者提出从教育、幼托、医疗、企业四大方向,拆除「学龄前」与「学龄后」壁垒,教育从第一天就开始,建立更多可负担的高品质幼托,开发婴幼儿时期发展课程。
企业主推行有弹性、友善育儿的职场文化,利用产科、诊所成为推广「Tune in、Talk More、Take Turns」的3T原则第一站,并做为连结社福的桥梁。
【适读对象】推荐给──
‧幼教与早期教育工作者、制定者:
书中提出了大脑研究及相关幼教政策,有助了解教育的关键期在于早期语言环境,将0-3岁纳入教育连续体系之中。
‧家庭政策的工作者、制定者:
社会如何支持父母养育小孩,接住每个家庭?本书记录各种经典的家庭案例,显示每个家庭的困境与解决方向,为台湾的友善家庭政策提供参考。
‧每位重视孩子未来的爸妈、关心家庭与教育的公民
书中所介绍的每个家庭,也许正是你我身边家庭的写照!这世界上有许多父母在为孩子辛苦努力着,而我们可透过公民之力呼吁社会,建立一个同理与支持家长的「父母国度」,让大家对生养有盼望、有信心!
【作者简介】
丹娜.苏斯金(Dana Suskind)
丹娜.苏斯金医师是「三千万字计划早期学习+公共卫生中心」的创办人与共同负责人、儿科人工耳蜗植入计划的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外科与儿科教授。苏斯金医师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文章超过四十五篇,着有《父母的语言:3000万字,给孩子更优质的学习型大脑》。她是美国儿科学会的会员,也是婴幼儿协会(Council on Early Childhood)的成员。她的研究与成果获得诸多媒体注目,包括《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富比士》、NPR、苹果橘子经济学(Freakonomics)podcast节目。
莉迪亚.丹维斯(Lydia Denworth)
莉迪亚.丹维斯是得奖科学作家,也是《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特约编辑。她是几本科普书的作者,包括《友谊》(Friendship: The Evolution, Biology, and Extraordinary Power of Life’s Fundamental Bond)和《听见你的呢喃》(I Can Hear You Whisper: An Intimate Journey Through the Science of Sound and Language)
【译者简介】
谢仪霏
师大翻译所毕,译有《挺身而教》、《统合心智》等书
《打造同村共养父母国》/亲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