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开一张纸的束缚 爱情的终点不一定是婚姻

图/撷取自「侯怡君的家」粉丝专页 文/谢佳君

40岁的艺人侯怡君与63岁的萧大陆爱情长跑17年,外界都很关心两人是否会迈入婚姻。近日两人同游宜兰感情甜蜜,侯怡君接受媒体访问时还透露两人已经准备好,随时都可以结婚,「只差脑子进水」,似乎就欠一个冲动

其实侯怡君和萧大陆多次分合,两人也曾抱持不婚不生,侯怡君曾担心家族遗传疾病会拖累另一半;萧大陆也因为历经过一次婚姻,多年来抱持「不再婚主义」,觉得结婚反而是相爱容易相处难,侯怡君则笑称「离婚很麻烦!」然而两人相知相惜,早已认定彼此是共度下半辈子的另一半,那纸婚约似乎不再那么重要。

***** ***** ***** ***** ***** ***** *****

年近40岁的文豪有过一段婚姻,认识美芳时,她才30岁出头、正值适婚年龄,外界对两人的未来都不看好;尤其家人更是替美芳焦急,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妳还年轻,有很多机会,不需要只认定这个人......。」

但是美芳一交往时就打从心底明白,若要和文豪结婚,势必面临家庭关系的严峻挑战,也知道文豪不打算再结婚。因此,这时她已默默做了决定,不一定非要找一个人结婚,跟一个谈得来、且对未来有共同规画和兴趣的人在一起,比起是否结婚来的更重要;结婚不一定是个保障,也不一定需要靠着婚约才有归属感

在两人都有共识的前提下,即使无法得到亲友祝福,文豪和美芳仍坚定交往,认定要继续一起走下去。10多年过去,劝说的声音逐渐变少,家人知道有人会照顾美芳、女儿能够幸福,于是婚姻对这对爱人来说,不再是羁绊彼此的束缚

(交往和结婚的考量如同租屋买房,投入的心血和承担的责任大不相同。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人们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爱情修成正果似乎就是走入婚姻;但人们也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似也隐约道出为何愈来愈多现代人宁可爱情长跑或同居,也不愿签下那张结婚证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看到中意房子宁可先租下来,也不愿立刻购入,一来担心房子不如预期保值,二来还得负起未来房子维护的责任。种种代价不是这个阶段的你所想承担的,于是宁可维持这样短暂的契约关系。

但是当有一天屋主想要改变现状、卖掉房子,这时你就必须抉择,如果真的喜欢就考虑买下来;如果不想购买,则得搬出去,再找另一个房子承租。

租房和买房的考量,跟爱情长跑与结婚有点像,每个人都需要住的地方,多数人也都需要一份归属感,」咨商心理师许婴宁说,交往时期就像租房子,另一半能提供你归属感,在双方契合的情况下就能持续下去。

但如果有一方想改变现状、走进婚姻,还住在这个房子里的人就得思考是否要和这个房子有长远的关系。当拥有了房子、和对方有了婚姻关系,婚后的付出势必比交往时更多,尤其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不仅难以保有自己的空间、自主权,婚后的磨合更可能是5年~10年、甚至一辈子的事。

(当有一方想改变现状、步入婚姻,双方应该好好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这或许正是为何许多人觉得现在交往好好的,不必急着结婚。但有时这样的关系也可能面临改变,当一方动了结婚的念头,另一方却还不想踏进婚姻,这时双方就要坐下来好好沟通──为什么想结婚了?又为什么不想结婚?

●不想改变的人,真正不想结婚的原因是什么

许婴宁建议,希望结婚的那个人一定要真正了解为何对方还不想结婚,甚至对方有时也不清楚自己为何不想结婚。假使只是说了一个看似合理、表面的原因,但心里有更多潜在对婚姻的迟疑或害怕,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即使想结婚的人不断说服结婚、改变有多好,沟通也是不顺畅,最后无论结婚或分开,都可能抱着遗憾。

甚至如果最后排斥结婚的那个人勉强答应结婚,日后仍然可能在心里留下「这不是我的意思」、「我当初是为了配合你」的想法,对感情或多或少会有磨损,即使当下看似同意了,潜在留下的不满和负面影响却可能在日后浮出来。

●想改变的人,想从婚姻中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想结婚的那个人也要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或许是更多经济上的安全感,也可能是社交圈上的安全感,又或者只是一个仪式或一纸婚约,都可透过讨论,看看双方能否提供更多对方想要的东西。

许婴宁提醒,提出希望结婚的要求时,要仔细沟通,避免造成双方压力、甚至吓跑对方。深入思考自己想要从婚姻中得到的是什么,而那是不是双方都会渴望且受益的;若是非常肯定结婚就是你想要的,对方却坚持不要,可能意味双方在目前人生阶段的需求不同。如果还想继续交往,就得认清到最后还是无法走入婚姻的现实;或许得切割这段关系,转而追求其他可能结婚的机会。

(人在不同阶段,对于被爱的需求方式也不一样,两人在一起应该思考彼此现在的需求是否一样,在一起的原因是否相同。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许婴宁见过不少伴侣在经历外人不断催婚的压力下,两人仍未仓促结婚,依然携手安然度过,有时说不定对他们的感情更加分,因为他们需要克服旁人的眼光和社会的价值观,到后来反而对彼此的信念更坚定,不易受到他人的声音而情绪波动、感情生变。

或许有人会说,当有一天其中一方出现健康状况,某些医疗行为还是需要双方有法律上的关系,但通常这不是最初选择不婚的人所考量的事情,这往往又是另一个磨合期的开始。

「人在不同阶段,对于被爱的需求方式也不一样。」许婴宁说。适婚年龄的人有结婚冲动,通常是受到世俗和家人的压力;也有些人过了适婚年龄,多年来也就觉得没有非得结婚的必要,所以和人生每个阶段的考量很有关系。

最重要是确认彼此现在的需求是否一样,在一起的原因是否相同,例如经济是否稳定、想不想生小孩,自然就能厘出是否有结婚的共识。如此一来,结不结婚已是其次,只交往而不结婚,是好是坏也就没有定论

延伸阅读:

新人必看!五个方法教你如何准备好一场婚礼

男友不肯结婚,我该等他吗?

旅游业实战心法!10/22 专家带你瞄准大人商机,开创第二人生新服务

康健20周年庆特别欢庆场|8/19 邀您一起实践健康 有吃有动又有玩!

救救肝苦上班族!过劳10大疑点等你来揪!马上挑战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