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打出组合拳整治二道贩子:G胖也缺钱?

爱玩网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尹紫电,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月4日,Steam搞了个大新闻,宣布了礼物系统的新规则,即日执行。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要打击二道贩子!”

总的来说,这几百字透露了以下四点信息:1.旧礼物系统下线,游戏作为礼物购买时不再进入库存。以后送礼物送的时候就要选择受赠者;2.新系统中如果礼物被拒收,将会直接退钱;3.跨区域送礼物如果价格差太大,礼物系统将直接不可用;4.以上规则即刻生效,已在库存的礼物不受影响

STEAM:我一拳下去,你肯定会死

Steam打着“我们都是为玩家好”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杀气腾腾:“今后的礼物系统将会是赠送者对受赠者的的直接给予”,就是说如果你以后再想买礼物,买的时候你就要选好要送给谁。这意味着从此之后,趁着打折大促买一大堆游戏囤着慢慢卖的好事没了。“价格差太多不能赠送”,这条则封死了低价区向高价区送礼物的途径。

消息一出,国外网友的留言都是“这是你们做的最蠢的决定”、“回到以前的规则吧,求你们了”或是直接开始素质三连;国内的游戏论坛却相反,有不少玩家力挺Steam。无论如何,Steam已经掀棋盘了,谁会哭谁会笑?

G胖这手可是掀桌子了

这套组合拳打向的是谁?

Steam的送礼新规就是冲着在各种电商平台倒卖游戏的游戏卖家去的。Steam商人的游戏收入来源主要如下:

1.折扣时期囤货,理论上玩家交易游戏违反了用户协议,但是程序上是合法的。为了打击二次贩卖,STEAM加了诸多限制,最开始是限购,之后凡是有VAC的游戏都不能作为礼物购买,比如CSGO。但二道贩子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

通常大促时,电商都会暴买囤货

2.低价区域游戏礼物赠送,有的商家会肉身跨区,用黑科技在低价区买全球版礼物,这种属于灰色地带。比较作死的是VPN跨区买低价区游戏/礼物,以后想玩都得开VPN,这种被查到直接咔嚓不商量;

3.拆大包,双人包、四人包。以前买四人包可以把四份都当礼物赠出去。现在购买者直接激活一份,不管你库里有没有,不过还是可以赠送三份出去。但团购的折扣通常不高,八折就顶天了。有的慈善包也能拆,但大多数慈善包都是捆在一起的,要激活就只能激活全套。

此拆包非彼拆包

4.卖CDKEY,CDKEY一般比礼物要贵,CDKEY通常都是赠品或干脆就是正品,比较贵,但也比较安全。

5.还有就是现金购买游戏皮肤,再到STEAM市场上卖掉。皮肤套现的价格比Steam市场里的价格低很多,这给了中间商盈利的空间。这种手段俗称挂刀,挂刀和打折囤货会形成1+1>2的效果。现金回购充值卡同理。

6.更黑的方法:盗刷他人信用卡买游戏,这种被称为黑货。别说是黑礼物和黑CDKEY了,就是黑饰品一旦被V社查实,不管购买者是否知情,也是一律咔嚓。而V社又是出了名的喜欢秋后算账,所以这种黑游戏被戏称为通往天国的钥匙

黑货俗称通往天堂的钥匙,买了被查实就等死吧

通过上述方法,游戏卖家们在最低价时期囤积游戏,等打折结束后,再加价卖出去。正也因为如此,玩家才能在非打折的时间段,低价买到游戏。有了淘宝,天天都是打折。

但毫无疑问,这是对Steam利益的损害。打折只是促销手段,如果放任这种行为,那岂不是成了全年打折,那打折还有什么意义,干脆低价卖算了。所以,游戏卖家们遭遇Steam重拳制裁也不奇怪。

Gabe怒了,后果很严重

从此后礼物不进入库存,变成了直接赠送,囤低价游戏的口子被彻底堵上了。跨区域赠送可允许的最大差异尚不清楚,不过最高也不会超过10%,但非锁区游戏高价区还是可以赠给低价区。这一套动作下来,好消息是,国区俄区次元壁似乎被打通了;坏消息是有些锁区游戏再也不能被赠送了,就是说没有登录国区的游戏,以后也不能通过跨区赠送的方式获取。

总结起来就是,淘宝商人以后的日子不会舒服,最主要的打折囤货的方式被切断了。虽然还有挂刀的方法,但利润会微薄很多。如果你是走淘宝的Steam用户,你也会受到影响,以后全年打折的事情就不要想啦;如果你是自己在Steam商店买的用户,那这件事对你的影响只有锁区游戏买不到了,其他反而都是利好消息。

这件事伤害最深的还是JS

浅层原因:维护自身利益,规避政策风险

表面上来看,原因显而易见,二道贩子们动了G胖的蛋糕。打折只是一种促销手段,而不是这件商品天生就该打折,那样为何什么不干脆定低价呢?二道贩子们这种行为无异于在薅Steam的羊毛

大商这种囤货倒卖的行为算是薅STEAM羊毛

有人认为二道贩子的行为不仅没有损害Steam的利益,反而促进了Steam的销量。准确的说,是有利有弊。Steam既然如此做了,就是判定弊大于利。既然Steam认为被大商薅走的羊毛比大商贡献的羊毛还多,那么打出这套组合拳就不奇怪。

更不要说跨区域购买游戏了,如果说在打折大促时囤货是薅羊毛,跨区域买游戏就是在剃羊毛。Steam设置低价区是为了更好的推广Steam这个平台,而不是让有些人钻空子牟利的。不过国区对此感受不深,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低价区。

跨区赠送游戏就不是薅羊毛的级别了

打折时囤货还助长了CS:GO等游戏的作弊行为,在低位大量买入CS:GO大大降低了作弊成本。VAC封禁我我也不怕,建个小号再发一份就好了。所以去年Steam就禁止所有VAC游戏作为礼物购买,但如果你去淘宝看,就会发现仍然有很多低价CSGO在出售,存货到现在都没出清。

人是一种有捷径就回去走的生物,这是漫长的进化中演变出的天性。留下捷径却不让人走,无疑等于是钓鱼执法。与其禁止别人走捷径,不如最开始就不留捷径给人走。

举个例子,国外也有很严重的随地小便问题,BBC甚至惊呼“世界最高的教堂乌尔姆大教堂就快被德国人尿倒了。”德国政府想了无数办法,高额罚款,增派巡逻人手,都没用。最后,忍无可忍的德国人引进一种防尿墙,这种墙上涂有疏水涂层,尿到墙上的尿会被弹到上厕所的人裤子上,从此解决了这个问题。

防尿墙

笔者在青藏线的时候也听货车师傅说过,青藏线318公路看似平坦,实际上有着微小的起伏,车开的太快就会剧烈颠簸,强迫司机不能开快车。

与其三令五申禁止私自买卖游戏,用各种复杂算法判断一个账号是否有囤货嫌疑,不如从最根源让二道贩子没法买卖游戏。而且STEAM还算手下留情,新规出台之前的礼物不受影响。

STEAM还算手下留情,既往不咎

其次,被Steam一同纠正的,还有跨区游戏赠送带来的政策风险。新规出台后,不光是低价区向高价区赠送礼品的行为被彻底禁绝,一些游戏即使是高价区也不可以赠给低价区,这些游戏无一例外是没有在该区域发售的游戏。

全世界各国对电子游戏审查评级体系都有区别,混乱的全球乱通的体系给Steam带来了很多政策风险。比如德国对色情暴力元素审查十分严格,德国区的游戏很多都是特制的“低暴力版”。

和谐这种事情,其实全世界都有

但是如果玩家可以通过跨区赠送购买等方式突破这层限制,会给Steam带来意料之外的麻烦,甚至有可能被起诉。一旦摊上一起集体诉讼,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场公关噩梦。不要小瞧这点,很多游戏公司都在这上栽了跟头。虽然Steam只是平台方,但不代表就可以抽身事外。

至于国区就更不要提了,Steam在中国本身就处于夹缝地带,它已经有了国区,却没正式进入中国。基于WTO协议的它可以向中国卖东西,但不意味着天朝政府就对付不了它。

一旦出现恶性事件,就是一场公关噩梦,参考R星

最近海淘买书的读者朋友可能已经开始感受到审查口径的收紧,很多书都过不了海关了。此阶段,Steam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踩雷,尤其要避免引发直接对抗。所以一些被点名禁掉的游戏,就更不能让玩家通过规则漏洞轻易获取。

目前来看使命召唤是买不成了,后续是否还有新游戏加入禁售大餐还不得而知

更深层的原因:Steam面临的收入增长停滞

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什么?Steam面临着增长停滞?怎么可能?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听到了无数的好消息。TI奖金突破2000万美元,史上第一高。全球玩家数量从1.4亿暴涨到2亿,涨幅高达64%。中国用户从600万增长到1150万,涨幅达到了惊人的91.7%。Steam平台2016发行游戏等于之前发行的所有游戏数量的2/3。

但是你知道Steam的销售额增长了多少吗?只有5%。2015年Steam销售额为32.8亿美元,2016年,Steam的销售额为34.7亿美元。而2016财年索尼光是数字版游戏和PSN会员的销售额就有61亿美元。

姨夫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换句话说,这6千万的用户增长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长。Steam有2亿用户,是PS4装机量的4倍,但2016财年索尼游戏及网络服务的销售额却是Steam的5倍。也即是说按照现在的比例,如果想和索尼掰手腕,Steam的用户要达到10亿,如果要和整个主机产业对抗,Steam的用户要达到22亿。Steam平均从每个用户身上赚钱的能力太低了。

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你觉得可能吗?

Steam用打折的方式吸引玩家的购买,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当购买者来到这个平台就是抱着“打折”的预期的时候,如果不是打折的游戏,就会让购买者产生一种“买亏了”的感觉。Steam把打折作为促销手段,但打折的次数太多,那就和直接低价卖没区别了,购买者就会认为折后价格才是真实价值,而这已经是很多购买者的心态了。

当购买者开始认为STEAM=打折的时候,打折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人心就是往低处流的,这很正常。斗米恩,担米仇。这种事情其实我们刚见过一次了,那就是最近的《尼尔2》。很多人喷《尼尔2》的理由不是凭空涨价耍了一通玩家,而是“在低价区卖原价游戏”,还有人愤怒的表示“谢谢SE给了我一个玩盗版的理由”。

当低价区的玩家习惯了腰斩的价格后,再想让他们回到原始价格区域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弹。正如很多人开始认为在Steam买东西打折才是正常的,不打折就是买亏了,大商的存在更是加深了这种观念。

无打折,不STEAM未来也许会成为一句口号

对Steam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从经营策略来说,频繁地打折卖东西就像练邪门武功,短期成效极快,但一旦让购买者养成了这种付费习惯,伤害的是自己未来的潜力。

Steam如果真的想成为能和主机平台掰手腕的存在,他就将不得不面对自己养出的这只名为人性的怪兽。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果看到Steam开始慢慢尝试改变玩家付费习惯,别奇怪,这只是为了更远大目标不得不做的微小工作。

欢迎参加——爱玩网百万稿费征稿活动:当金牌作者,开本站专栏,领丰厚稿费,得专属周边!

游戏专栏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欢迎关注爱玩APP【精选】板块,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