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傳產大廠第3代接班 為何味覺記憶能傳承一甲子?要從家厝這張大圓桌說起

摄影/唐绍航

【撰文‧陈苇庭】

餐桌,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是重要的场域。无论是一年三六五天都为宾客料理的大厨、吃遍山珍海味的企业家,或是在异乡打拚的游子,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餐桌故事。来看看名厨、工具机、食品大厂接班人,和派驻台湾的外商,如何各自从他们的餐桌,温暖和满足自己的身心与家庭。

木制圆桌铺着防水布,上头摆满各式食材,旁边还坐着3个女人,正忙着包春卷。这张老照片,浓缩着工具机大厂东台精机位在台南市成功路上7层楼起家厝的珍贵记忆。

「这是我奶奶、妈妈还有婶婶,她们3个伟大的女人肩负着严家三代十多口的生活。」东台第三代、工具机事业处副总经理严璐拿着泛黄老照片分享着,兴奋的语气就像是回到童年,看着长辈准备满桌菜肴,期待过年的小女孩。「严家媳妇都很能干,都是超厉害的厨娘,年糕、粽子、春卷⋯⋯都是自己做。」

「奶奶拿手菜还有佛跳墙、鲍鱼溏心蛋、八宝丸、虾卷,早餐一定要有鱼,虾子是零食,你该不会忘记了?」东台董座严瑞雄在一旁补充道,从叔姪互动中,不难看出严家人的好感情。

其实,凝聚东台严家三代感情的起点,正是这有一甲子历史的大圆桌。

时间回到1966年,当时严瑞雄的父亲严灿焜在台南创立了三新公司,后来又以最大股东身分拿下东台经营权。而这层7楼高的住商混合建筑,就成了严家十多口一起工作、生活的空间。

在严璐的记忆中,每到午、晚餐时间,严家的男人们就会上楼吃饭,由于爷爷、爸爸和叔叔懂吃也重视吃,因此家中餐桌上永远少不了青菜、鱼、肉和热汤,也养成了一家人下班后回家吃饭的习惯。

而跟着父母亲一起住在这个大家庭,严家的第三代,也因为这张餐桌有了羁绊。

难开口的话题 要留在餐桌

「感谢这张桌子,一起长大、一起回忆很重要!」严璐回忆,光是第三代的孩子就有11人,大家一起看着大人在厨房忙进忙出,「我们负责摆碗筷、吃饭、洗碗、捉迷藏,还有在旁边偷吃,所有的回忆都围绕在这张桌子。」

正是这样的共同记忆和固定一起吃饭的习惯,让第三代们虽然历经北上、海外求学、各自成家立业等变化,仍能维系关系,好感情也在这一餐又一餐当中被传承下来。目前,11位成员中,有7人已经进入东台或关系企业上班,是家人也是职场好伙伴。

「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的话题,在餐桌上说起来反而自然。」学音乐的严璐形容,企业跟家族的关系就像交响乐,得平衡才能谱出好的乐章。而餐桌这个场域,又比办公桌更能让人放松心情,一起吃饭的时刻,双方更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心里话。

餐桌不只是凝聚一家人情感的核心场域,在她眼中,「餐桌对我的意义,更像是一个快速充电站。」

小时候因为看到爷爷办公的大桌子,发下豪语要当董事长的严璐,是同辈中最早回到公司上班的一员。她不讳言,直到进到公司后,才真正体会经营者的责任重大,投入更多时间在工作上的同时,和家人相处时间也变少。

「我妈无论如何都会帮我留菜,像是咖哩饭、肉燥饭,还有一碗热汤太重要,那跟外面应酬吃的山珍海味意义完全不一样。」严璐坦言,因为工作忙碌,自己是全家最常缺席晚餐的一员,但就算应酬再晚,还是要靠妈妈的味道才能疗愈一整天的疲惫,更坚持每周至少留一天回家吃饭。「虽然没说出口,但我知道这是妈妈的心意。」她说。

而早餐,更是严璐和母亲之间最重要的时光之一。

「长这么大,每天的早餐都还是妈妈煮给我吃。」身为家中的老幺,严璐面对母亲时仍是那个爱撒娇的小女儿。每天早上,妈妈总会为她准备一碗鸡精加上一盘水饺或炒饭,让她充满电力,有精神迎接整天的工作。母女二人就是把握每天5到10分钟吃饭时间,分享彼此的生活。

不拘形式 相聚的意义靠「身教」传承

随着时代变迁,第一代掌门人过世之后,严家人过年、过节的方式,也有了转变。

「6、70年前的围炉,小朋友是围在烘炉边,旁边还有清代龙银串成的铜钱。」「以前过年才能吃到乌鱼子,还得配给,现在想吃随时就有得吃了。」回忆起严家的年节传统,严璐的父亲、三新公司董事长严华洲忍不住感叹。

「在平常没尽太多孝道的情况下,过年就想让长辈们轻松点。」不擅长料理的严璐一面自嘲,一面分享近年家人都会出国,或在饭店过节的原因,其中开幕将满十年的台南晶英酒店,就是聚餐的老地点。

严璐说,父亲是第二代长子,观念上最为传统,但近年也渐渐接受新事物。而台南晶英不只是在地商界聚会的场地,每年也都会推出不同活动,帮客人创造新鲜感,也渐渐成为他们家族聚会,或招待客户的首选。

「这盘调酒,不只每次家族聚会喝了开心,用来招待客户,没有谈不成的生意。」严璐端着一盘名为三十六计的调酒,兴奋地介绍着。她说明,这是该饭店以兵法书《三十六计》为依据,加上台南在地茶、水果所设计出的调酒,由于口味新鲜,加上品饮时还有设计互动性游戏,是带动聚会气氛的好工具。

谈到过年期间,严家打算出国旅游,严璐也有一番新的体悟。

「家族旅游5、6天大家就是绑在一起,谁都跑不了。」严璐不讳言,在农历年期间出国,确实少了那份传统在大圆桌吃饭的年味,但其实1年365天,家人都各自忙碌,鲜少有长时间相处的机会,如此正好能让一家人聚在一起。

传承到第三代,尽管过节方式有了改变,但严家仍有一些永远不会变的传统。「这个红色的碗,上头还写着喜字,过年才能拿出来用。」严璐分享着严家祖传的餐具,是从爷爷那一代传承下来的宝贝,目前分别由严华洲、严瑞雄两房后代收藏着。

「爷爷不太管、奶奶也不太讲,在严家都是身教重于言教。」「爷爷没有特别教,但我相信,你们会比我们更厉害。」采访最后,严华洲、严瑞雄笑着和严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透过一次次餐桌上的对话,这个走过近一甲子的工具机家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新价值。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16期)

延伸阅读》

「断舍离」最大功效是「变有钱」!买便宜货=买穷人…学5个让自己拥有更好生活的绝佳方法

工厂危险物品增列「动态申报」,违者最高罚五百万!四步骤看懂如何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

人妻夜会男密友,夫不信「异性间有纯友谊」…她的未来蓝图已没你,强求回头真能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