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进军全球太空产业 五路并进
推动太空产业发展,科技部次长谢达斌今天表示,将五路并进,包含:带动40家以上产学研单位,投入超过15项关键元件开发;成立太空产业发展协会,带动太空产业发展;整合太空检量测能量,协助国内厂商进入太空产业圈;培育新创公司,投入太空产业;与大学结盟,培育太空科技人才。
蔡英文总统已宣示未来四年将发展航太产业,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航空与卫星产业的零组件、次系统或相关服务的重要聚落,两大领域相关产值均达成「倍数成长」且掌握关键技术。行政院会今天听取科技部「台湾:从太空科研计划,进军全球太空产业」报告。
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指出,台湾有能力研制卫星,也有完整的高科技供应链,更有可以信赖的资安和民主环境,最适合争取太空商机。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将透过第三期国家太空计划,建立台湾卫星元件供应链,大量引用国内研制的元件与仪器,并借由密集飞试认证将国产元件导入国际太空市场,让台湾成为全球太空产业研发与制造的重要基地。
第三期太空计划规划建立台湾卫星供应链,进军全球太空产业,自2019年起至2028年止共十年,将投入251亿元。主要发展先导型高解析度光学遥测卫星六枚、超高解析智能遥测卫星二枚及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二枚,共十枚遥测卫星,组成完整的卫星星系,满足国内相关需求。另规划外太空探索与科学创新计划,带动学研界创新发展,挑战外太空科技。
第三期国家太空计划将整合国内产学研界,运用国内资通讯及精密机械等产业优势,透过卫星的密集发射,建立台湾卫星产业供应链,以进军全球太空产业。
行政院长苏贞昌表示,台湾太空科技发展,在科技部推动与产官学研共同努力下,第一、二期国家太空计划已顺利完成,台湾不但已建立自主研发能量及科研平台,更带动40家以上厂商进入太空产业供应链,投入15项关键元件开发,同时积极培育新创公司与太空科技人才。近年更陆续自主研发、跨国合作完成福卫五号与七号,猎风者号气象卫星也将于2021年发射,为我国太空科技发展,树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