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先进科技与太空国防工业 有赖平稳持续支持

产品问题是必然,要经过学习曲线后才会解决。我国雄风飞弹经十多年测试才成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找问题。图/本报资料照片

日前报载美国国防部长在任期的最后,对F-35隐形战机发出了相当强烈的评语,指出美国已砸下好几百亿美元,现在还得升级旧版的F-35,同时要修正这款战机的许多瑕疵。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决策者好大喜功,在原型产品尚未被完整开发,再经充分测试修正错误之前,就先确定生产时程,之后又再大幅压缩,因此只能边生产边改。前面已经大量生产的版本早已流入市面,以后只好不断的召回维修以及改版升级。

这种案例屡见不鲜,持续上演。30年前美国哈伯太空望远镜好不容易研制升空,但却因为镜片生产商研磨瑕疵与测试疏忽,造成影像模糊而前功尽弃。我国福卫五号遥测卫星发射时也不遑多让,发生影像模糊的问题。监察院调查怀疑是调校不良导致。东京证交所在2010年花大钱开发新系统,到2012年就大当机。事后调查是出问题后备援系统没接手所致。经2019年再升级到第三代系统,2020年底又备援失效大当机。调查结果发现,备援系统五年中根本未曾被开启。

像上太空这种国防产品与金融即时交易系统的可靠品质,要靠严谨的开发流程制度维系。事前先想到各种可能,待制作完成之后再测试所有情境,而不是挑着测。以往许多失败案例,都发生在从未被测过的程式分支路径上。然而这样做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高的成本,相较之下,就显得没有竞争力

以前在外商服务时跟客户讨论专案时程,台湾厂商都说一两周就能搞定,但在场的外商都说修改时程半年起跳。这是因为很多外商大公司都会遵守严谨的开发测试流程,所以就算只修改一小部分,还是要整个重新验证测试,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愿意将修改版本放出去。也因如此,成本高时间长,就显得笨拙没有竞争力,所以在台湾往往不易生存。但这种流程制度,却是高成本的先进科技国防工业必备。

现在很流行敏捷开发,就是开发出一小部分功能,测试可以后就先推出。比起完整开发全功能的版本后再推出,当然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可是很多时候,没先把整体想好,是看不到问题的。一个模组可以运作,并不表示上百或上千个模组凑在一起时依然可行。越走就越会发现拖不动。事情往往要先做过,才知道是否可行与问题所在。

先进的科技与国防系统,大家都没经验。然而机构的主管与业务人员,为了得到订单以达成当季业绩目标,却不惜夸下海口,答应许多自身没有做过的条件。待签下订单后,就再也不见踪影,一切问题推给后端的开发人员解决。

这几年常常看到金融业的许多公司开发的新系统上线后就出大问题。人寿境界新系统之乱,连董事长都被换下,好几年都没办法完全修好。政府机关推出新服务,一上线就过载逾时锁死,永远学不到教训。今年捷运公司新系统的车厢连接轴出了问题,也是因为零件供应商的新设计未经充份实测所致。

新产品出问题是必然,要经过学习曲线后才会解决。一旦缺乏测试,侥幸没事是运气,但人不会永远幸运。过去Google眼镜小量生产试用后就明智地决定放弃。我国雄风飞弹也经十多年测试才成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找问题。玉山银行花四年自行开发新核心系统,也经新旧系统平行运作,仔细测试后再上线。

先进科技与太空国防工业,短期两三年烟火式的大量投入,看似炫丽但难有成果。主事者要懂得细水长流,长期持续支持以深植研发根基,勿因求速效习惯性压迫缩短时程。凡事应按部就班,全盘规划,深思熟虑。经仔细测试,待确认没问题后再量产推出,才能让产品一直都能顺利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