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拒统」的心灵高墙,来自「少数人的民主自由」

▲当检讨民主制度社会上造成的分歧与混乱时,知识分子总认为原因是「不够西方」,而不是「西方制度也有问题」。(图/视觉中国CFP)

雁默/自由撰稿人。

台式民主,是两个刚性政党透过以党领政的统治结构,让人民票选出来的「党国式民主」,它之所以能够存活,不在于自身制度的合理性,而在于大国战略架构下的外部干预。说白了,就是美国基于自身战略需求,维护了台湾以西方价值打造的干城,因此在岛内,所有非西方的,都有被打成异端的风险。

挥别帝制后的中国,想复制西方民主,却始终东施效颦,做不到位,原因很简单,中国数千年文化,本与近代西方价值南辕北辙。直到1949年,中国人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两条实验道路上,大陆实验「马克思主义」,蒋介石则将他在大陆并未实验成功的政治,带到了台湾,并进行修正。两岸都在东西方冷战格局下,筚路蓝缕地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政治路线

两蒋时代的台湾,理想是「自由民主」,但实际是一党专政的党国体制,不是他们不想达到西方规格,而是他们做不到,也对解决中西差异没把握。做不到是因为从50年代到80年代,台湾处于挣扎求存的状态,想活,就得有稳定的政局,经不起内部分歧与斗争。没把握是因为要解决中西差距,必须倚赖一个和平繁荣的社会,与相对厚实的思想基础,才有余力思索适合自己的西方价值,以及应该保留的中国传统

直到蒋经国执政中后期,送到西方留学的青年们带着西式思想回来了,党国体制便受到新生代的挑战。然后,李登辉主政时期的本土化运动衔接了上去。换言之,台湾与大陆的敌对,在思想的层面,21世纪前是「反共」。21世纪后,台湾又树立了两堵新的高墙,截断了两岸同文同种的联系,一是西方价值,二是本土认同。它们经由知识份子的鼓吹与简化,灌输到民众脑袋里,形成心灵层面上的藩篱

有了心灵的藩篱,「倾独」遂成为主流思潮。

独者有两种,一种是「脱中」式的,另一种是「抗共」式的,他们用的是同样的思想武器,独立的路线却是两分。以政党区分之,前者民进党后者国民党。以概念区分之,前者是台独,后者是华独。两种倾独者以不同的路线「拒统」,前者是决绝的,后者是迂回的。

「国民党内皆亲美」,是江启臣说的。「我们留学于美国,当然亲美」,是苏起说的。一个是党的后起之秀,一个是党的传统智囊。这是两蒋留下来的「战略惯例」,只是在西方价值与本土认同双双崛起后,两蒋仍保留的「中国情」被舍弃了。中国国民党之所以不敢改名为「台湾国民党」,一方面是为了区隔台独,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迂回拒统。

所以,除了政治利益,拒统,很大程度是「打从心里就不愿意」。

对于20多年来的自困,台湾知识份子不乏对制度的检讨,却缺乏思想上的反省,因为西方价值深入脑髓,甚至视之为普世价值,失去了反省的能力。从1949年以来的历程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发展,因为台湾选择站队于西方阵营,经济上获利于西方,价值观也随着西方消费文化的进驻,普及了数十年。

放洋回台的那一批知识份子,主宰了台湾知识阶层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很大一部分是服膺「白左思维者。因此,当检讨民主制度在社会上造成的分歧与混乱时,知识分子总认为原因是「不够西方」,而不是「西方制度也有问题」。他们认为民众还没有培养出足够进步的民主素养,而不正视东方儒家社会无法对西方文化照单全收的事实。

有许多议题可看出一般民众与知识份子之间的差异,如内阁制的讨论,通常会遇到台湾民众比较习于「家长领导式」政治样态的问题。再者,如废死,同婚这类社会议题,也会遇到民众的反对声浪。三者,性产业,赌博产业这类需要西方开放思维作为基础的商业环境,在台湾也会遇到保守思维的箝制

所以蔡英文在「九合一」败选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台湾民众没有跟上改革的脚步,而不是她的改革根本不见容于社会。这个反应充分显露了知识份子与普罗大众之间存在的鸿沟。诚然,民众囫囵吞枣地接受了自由民主的概念,但却不能接受严重分歧所带来的混乱,毕竟在华人社会,重视的是秩序,更胜于重视自由。

所以在民众之间,有时也会听到「应该让共产党来管一管」的庶民心声。

知识阶层缺乏思想反省的主因,在于他们普遍对中国历史与思想缺乏起码的认识,更遑论深度思考。说明中国传统思维最贴切的概念,就是「秩序」。从历史的长河来看,自由不但是纯西方的,并且也是新的概念。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配」拥有自由,说「中国人从来都不自由」,是对中国文化陌生的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所武断做出的评论,中国人自古从心理上到物理上,都在追求圆满的秩序。连自由,都只是包含在秩序里的概念。

西方人用法治来规范自由,中国人则是从思想上定义自由。

或是说,西方认为人天生享有自由的权利,应由法律保障与界定。中国人认为顺应天地运作的秩序,才谈得上自由,自由是被内化与规范在「天地人」的思想与行为秩序里。

由于思想的发展路径与台湾截然不同,对西方自由派概念有敌对历史的大陆知识阶层,反而较能够质疑西方路数。譬如,「自由到底是不是一种富贵病?」这类的反思在台湾是极为少见的,「自由就是一种富贵病」这类的论定在台湾则是完全看不见的。即便是离经叛道的李敖,连「民主」他都能舍弃,却也视「自由」为普世价值。

重点在于,台湾人并不知道「自由」也可以只是一种选项,而不是必选。这层心灵藩篱,在台湾极度缺乏讨论,以致许多看起来「非常自由」的白左概念,只是少数知识份子「奔放」的理想,整个社会其实都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也没有衔接中西差距的桥梁。

「自由」缺乏深度讨论,「人权」亦然。

当知识份子对「人权」夸夸其谈的时候,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却常常上演违反人权的事件,如最近在台湾社会炸了锅的「肉圆家暴」事件。一个民众在家中暴打妻儿的影片流出,瞬间引起社会公愤,「肉圆哥」被7名网友动用私刑围殴,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反对「以暴制暴」。但整体社会氛围,从政客,媒体,到艺人,都不乏护航动用私刑者,并质疑法律的漏洞与无力。是非摆一边不谈,请问,社会主流意见,符合「人权」标准吗?有对「人权」的要求锱铢必较吗?

没有,大家都在泄愤,都在彰显传统中国式的正义,而非白左的人权主义。用日本人的话来说,这叫「口嫌体正直」。

民主、自由、人权,这三项被台湾人视为进步价值的东西,被视为「拒统」甚至「反中」的思想武器,没有一项被抽丝剥茧地讨论过,更没有被整体社会心口合一地实践,徒有口号,与自我感觉良好。

一个却乏自省与警惕的社会,陷入停滞也是理所当然。

西方价值,其实只是台湾知识阶层与对岸知识阶层做思想较量的武器,并没有真正内化到一般民众的生活里,或者说,内化程度远远不如知识份子口中那么深。这些价值,往往只是「少数人的自由」,与绑架多数人的工具。

西方价值当然不是一无可取,也有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但是当它被放置到台湾传统的儒家社会时,不能无视于其格格不入之处,否则就会发生「蔡英文式」的不食人间烟火,与富贵阶层的傲慢。

虽然对蓝绿两党的满意度低,一般民众并没有意识到,若干格格不入的西方价值其实也是原因之一。大家只是觉得这个地方有点不对头,却无法具体指出病灶,因为整个社会处在亲西方知识份子散布的「概念云」里,如入五里雾中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不时提出对主流思想进行反省的观点,哪怕是对西方概念多么离经叛道,也要尝试反向思考。

不能被质疑的主义,都不值得效忠。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 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