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开复:要畏惧年轻人的力量
中国的崛起是一个谜。
过去10年,西方看中国如雾里看花,而李开复,是少数能了解美国,又洞察中国的人物。
11岁从台湾到美国求学,李开复在美国、中国两地各自生活了26年、16年。他在美国资讯界的三大巨人——苹果、微软、Google历练并担任要职;2009年在中国创立天使投资公司「创新工场」,协助年轻人创业。YouTube创办人之一的陈士骏、鸿海董事长郭台铭都是他的投资者。
在中国的这些年,李开复看尽中国企业的狼性。以创新工场为例,6年来已投资160个团队,其中有20个投资都是上亿美元。不少两岸团队找他当创业导师,更多青年在新浪微博追踪他的帖,粉丝数已超越5千万,远胜蔡康永、阿信等台湾明星。别人给他「微博一哥」的称号。
当别人称他为创业者的导师,李开复却自嘲,「真正的明星创业者,不太来找我们,为什么呢?很简单啊,明星创业者都是有狼性的啊,这些小马云、小雷军,谁要一个业师?你以为你是谁啊!」
没有识途老马的丁点傲慢,54岁的他勇于自我修正,随时融入新事物。
他曾在年轻人的微博世界里,设计软体帮自己筛选每日讯息,把微博当游戏玩,每天发30条微信。尽管他觉得满幼稚的,却想看自己能炒出多少粉丝。
李开复的想法是,未来5年,年轻人的新创公司,会挟带「分享经验」的概念,袭卷和颠覆许多产业既有的商业模式。
以下是采访内容摘要:
颠覆者崛起 共享经济当道
问:就你目前所观察到,有哪几个领域或趋势是未来值得创业者关注的?
答:所有事物、所有的产业、所有的行业,都会被颠覆。
就像未来绝对很明显会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时代,而且会往共享经济的方向演变,也就是不需要每个人都拥有一台车,而是结合Uber(优步)概念,一种随叫随到的模式。
这样既没有现在常被拿来讨论的充电问题,对既有汽车产业也会是重大颠覆。
问:当颠覆者纷纷崛起,像汽车厂这样的既有公司也有机会吗?
答:很难,我们就只有等着它倒掉,一定会倒掉。
问:为什么?
答:历史上很少有一间公司可以把包袱扛着,然后做出新东西。
问:苹果算是吧?
答:它算,但其实它几乎算是重创的公司,它是死里重生的,而且现在有点慢下来了。
你速度一慢,就让别人抢得先机。
如果你只是想汽油怎么变成电池,那你的思惟广度还是有限,你还是没有想到怎么样让使用权跟拥有权分开,因为你每年的KPI(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就是我能卖多少辆车。
就算把Google、特斯拉最聪明的人,全部丢到宾士、丰田、通用,他们在那个环境里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的KPI就不对了。而且包袱要放下。
对特斯拉来说,每多卖1辆就是1辆;对通用汽车,每多1个共享经济,他们就少5辆,那怎么办(苦笑)。这是人的思惟跟包袱无解的问题。
所有行业都一样,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问:你觉得台湾创业者跟大陆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答:格局感。
从个人来说,马云曾做过一件事让我很佩服,而且我认为不只是我,甚至美国很多了不起的CEO恐怕也做不到,就是他当时跟百度的决裂。
台湾的创业者,几乎都是羊
当时百度已是大公司,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只是众多电商之一。但当时,马云却做了一个决定,不接受百度的流量,也就是你到百度去搜寻iPhone、铅笔等产品,不会有淘宝的结果出来。
当时我们都觉得,这是因为百度做了一个有点像淘宝的网站,而让马云意气用事吗?大部份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明智、甚至可笑的决定。
但是现今回头看,这个决定造成了他改变中国人民对搜索的定义。如果你去美国,要搜寻就是到 Google。但去大陆的话,大家会说搜商品到淘宝,其他时候到百度。
就算是亚马逊、eBay也不敢对Google说的话,马云却敢对百度说。这样的格局感就是,我豁出去了,我就是要做,要赌就是要赌一把大的,然后不成功便成仁。
这也代表了中国创业者的一种狼性。那台湾的创业者,几乎都是羊,但没什么关系,大家不要沮丧,因为2009年的时候,大陆的创业者,狼也不多。
绝大部份中国大陆的创业者,以及美国很多的创业者,都是属于精实创业的模式。
假如台湾未来有10个了不起的创业者,我相信有9个都是用精实创业的方式做事。
精实创业就是先从小点子去试,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就慢慢去滚动,滚着滚着最后就出来一个像PayPal平台之类的成功新创企业。…(完整报导,请见《天下杂志》567期)
【延伸阅读】
■两个儿子说会照顾父亲,但留下的手机却是空号……■台大名师:为什么我们大人,不知道孩子最欠的不是成绩?■觉得累死了!不要太早崩溃,因为好工作可能就要来了■只要选对时间…谁说吃甜点一定会变胖? ■这什么档次》满街的「地雷」餐厅,人还是很多!?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天下杂志》网站。※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