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种「巫婆鸟」入侵海岸 竹市推移除计划保护小白鹭生态

埃及圣鹮数量骤增严重威胁台湾鸟类生态。(图/新竹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记者蔡文绮/新竹报导

外来种埃及圣鹮被称为「巫婆鸟」,30年来进入台湾后几乎没有天敌,数量骤增严重威胁台湾鸟类生态,全台沿岸已扩张到上万只,为了遏止外来种族群扩张,保护在地小白鹭牛背鹭生存空间,新竹市政府今年启动埃及圣鹮移除计划,4月起分别在香山湿地大庄泥滩地及头前溪出海口附近观察到觅食群,总计查报386只。

新竹市政府产发处表示,埃及圣鹮黑色鸟嘴有又长又弯像极了大镰刀,加上黑黑的头颈,被称为「巫婆鸟」,黑白色外观,常让一般民众远看误认为保育鸟类「黑面琵鹭」,但其实埃及圣鹮是有超强适应能力的外来种,和小白鹭、牛背鹭一样爱吃鱼类青蛙昆虫螺类,在缺乏食物时,甚至会吃垃圾,因此在台湾各地繁殖扩散。

埃及圣鹮与小白鹭、牛背鹭栖地需求一致,族群扩增后抢走筑巢地、也抢夺食物资源,产卵育雏时也会有排外情形,会将其他鸟类的蛋逐出巢外,挤压甚至取代原生鸟类。

产发处说,埃及圣鹮原产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伊拉克等地,已被欧盟列为百大入侵物种之一。1984年台湾首次纪录野外个体台北关渡湿地,经过野外繁殖近30年,数量不断增加,会成群出现在河口潮间带、埤池等地觅食及筑巢。

产发处处长张力可说,埃及圣鹮在新竹市主要活动区域,白天集中香山湿地潮间带及其周边浅塘水田等地,通常是来觅食潮间带池塘鱼类、螃蟹、螺类、尤其是弹涂鱼,牠的镰刀型长弯嘴,可以深入泥洞捉底栖动物,原来躲在泥洞中避险的动物,反而成了无处能逃的食物,黄昏时就到较隐密树林停栖,目前新竹市尚未发现筑巢产卵及育雏情形。

张力可指出,市长林智坚上任以来非常重视香山生态环境与保育,除了埃及圣鹮,每年都在外来种移除工作上更进一步,困扰新竹市民多年的外来种黑头织雀长相可爱,却同样影响生态平衡,产发处多年来也不断移除其窝巢,108年及今年调查都未发现成鸟及筑巢情形。

市府团队每年同时也进行沙氏变色蜥移除,105年移除9只,106年移除39只,107年族群变大移除了117只,隔年108年明显下降移除56只,原来锁定出没地点,今年个体数降低仅移除4只。为了生态系稳定平衡,市府会持续进行外来种移除工作,还给原生种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