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大陆顶住压力 坚持打房

社评

大陆即将展开房地产税试点,将是大陆房地产政策重大的变革。此次变革将扭转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惯性,势必承载极大压力,大陆能否顶住压力,坚持「房住不炒」基调,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改革新路,将是对北京的大考验。

坚持房住不炒基调

不可否认,大陆正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但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业,着力化解风险,维护其稳健发展,为变革建立扎实的基础,是必经之路。大陆房地产调控面临的压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大陆经济前3季增幅逐步下滑,受疫情、汛情、基数等多重因素影响,第3季GDP同比增长4.9%,低于外界预期;另一方面,9月大陆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创6年来新高,传统楼市「金九银十」的火热局面不再,而恒大等房地产行业龙头又爆发流动性危机,加剧市场悲观情绪。

市场原本预期,9月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后,房地产调控政策将放松,但近期官方的表态与政策取向,已打消了这个幻想,显示即使在经济下行挑战下,大陆政府不仅不打算「放水」,而且还在试行新政策。

10月以来大陆金融监管官员和官方媒体就房地产市场密集表态,强调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在微调信贷政策后,房地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与此同时,房地产税立法和试点工作的进行,证明大陆政府坚持推进房地产领域改革的决心并未因压力而改变。

梳理近年来相关政策不难发现,推行房地产税改革,与大陆政府近年调控房地产行业的思路一脉相承。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应当肯定,迄今为止,这些政策宗旨得到了稳定贯彻。

大陆政府近年为何坚守「房住不炒」?一是房地产行业高度关联金融业,业内甚至将之称为「半个金融市场」。前些年,房地产企业存在高杠杆扩张模式,牵连部分金融机构随之投入大量资金炒作,形成一定程度的畸形行业生态,不仅影响金融秩序,更阻碍实体及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二是房价不断被推升,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对社会整体的消费、生育率、公平价值等均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地方政府养成依赖土地财政的惯性,财政风险日益增大。

推进共同富裕关键

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走向高品质发展,破解房地产行业绑定经济发展的风险是关键的一步,大陆在此刻推出房地产税改革,正是与「房住不炒」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紧密联系。

房地产税从试点起步,代表大陆希望逐步探索精准有效、公平合理的实施方式。从2003年首次提出「对自住房进行征税」,到2021年提出「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房地产税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上至中央下到地方、业界和民间,争议不断。这与房地产税涉及面广、制度拟定难度非常大等原因高度相关,需要经过充分讨论、凝聚共识,继而先试点,再立法推进。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税的稳步实施,至少将有三大积极效应:第一,有利于打击炒房,减少空屋率,扭转市场对于「房价永远涨」的预期,引导住房合理消费;第二,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从源头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第三,为政府增加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而促进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机制。

征收房地产税难点不少,一方面在房产价值评估、征收范围及标准划定等方面,应形成一套达成多数共识,并易于操作与执行,能真实有效反映房价,实现合理征税的机制。另一方面,应形成差异化税率,在调整贫富差距的同时,不让普通民众感受到太大的税负压力。这既是政策精准实施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