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安/李茂生沦为「酸民」乱扯治安后腿好吗?!

▲(资料照/记者季相儒摄)

网路、自媒体时代,不仅造就反叛、夸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乡民酸民」文化,而且连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都抢进加入「酸民」行列。 日前新任内政部长徐国勇,兴致勃勃地说出以提高「见警率」,作为整治治安的一种手段,马上引来台大法律教授李茂生狠批:「如果不是『脑残』就是『说干话』」。这样的用词酸度爆表,立刻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导

▲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资料照/记者周宸亘摄)

李茂生在脸书上说明他反「见警率」拼治安的根据,见警率是他几十年前在台大念研究所时风行过的见解,「早就被研究戳破谎言的真相」,「而且一旦上级要求见警率,一定会累死基层」,「不过老百姓以及多年不读书的高层似乎仍旧相信见警率。」 做为李茂生口中的「老百姓(常常是愚蠢的)」,笔者李教授有关「见警率」的酸言诳语不敢认同。而且不需要什么犯罪学、法学和警政专业知识,只要凭着一般的观察常识,就能「戳破谎言的真相」(李教授的话)。 以前几年东区夜店黑帮警案为例,案发现场若有制服员警在场,犯罪者还会肆无忌惮地用红龙柱猛击受害者致死?或是不等民众报案,员警自己发觉有可疑状况,一边主动前往,一边通知制服警力支援。只要提前几分钟,有警方赶到犯罪现场,一个生命就有可能得救。 见警率不是治安万灵丹,像是对华山草原分尸案这种密室杀人犯罪,就不见得有效,但是对于聚众暴力高发「热点」,如出入复杂的公众场所特种行业场所、黑道常出没营生区域,推动见警率政策,不失为处理治安问题的良方台湾社会人际关系网络密集,黑白两道原本就相知相识。有员警常在黑道容易纠纷生事的特定区域巡查,可以吓阻初发冲动型暴力犯罪,一些多事者会有所收敛,不会「不给警察面子」恣意妄为。 见警率并非徐国勇今天才推出的新鲜事,原本就融入警方的日常工作中。酒驾临检也是「见警」的一种,除了拦查酒驾外,也可预防其他犯罪。预知会有临检,不法者不敢大摇大摆随身带枪炮刀械四处乱晃,无形中吓阻和降低犯罪机率。平日警方的巡逻、社区邻里查访、签到等,都是多样化的见警工作。 笔者所在社区附近的便利店门口,有阵子深夜常有年轻人喝酒喧哗,或是相互吵闹,或是对过路人表露不友善言行管区派出所员警,骑机车巡逻时主动停下盘查,一、二次之后,此类现象消失了。你能说「见警率」对预防事端和犯罪没有功效? 最近发生了不少恶性犯罪事件,但整体而言,台湾治安在国际上排在前段班,犯罪率比一些欧美先进国家都低,这和警方早已实施的各类见警工作有密切关系。现在提出「见警率」,只是针对一些特殊状况和区域,做出调整和补强。 开玩笑地讲,李教授狂酸「见警率」,可能跟他早就对「见警」有意见有关。去年6月的一天,他穿着短裤,整理完环境正在小憩时,遇到一位女警问他是「干什么的?」李教授「气冲脑门」回呛,「我是台大法律的教授,妳最好不要惹我」。女警闻言随即致歉,掉头就走。 当然,政府在推动「见警率」拼治安的同时,一定也要先照顾到员警权益,尽快补足各地警力缺额。增加见警勤务的同时,先减少冗事,不能增加负担产生过劳引起反弹。员警破案有记点嘉奖,对于因「见警率」提高,而减少犯罪,同样可以订出一套奖励机制,鼓励基层员警的积极性,这样才能长远、全面配套地解决治安面临的新课题。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韦安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此文为读者投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