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的旅行】盧素梅/舌尖上的鄉愁

人在异乡,偶尔会踩到雷

长达三年的疫情让许多游子无法返乡,随去年底世界各国纷纷解封,终于又见到许多旅居海外的友人先后返乡探亲。游子返乡首要当然是与亲友团聚,其次应该就是要「吃爆」台湾美食,一解「舌尖上的乡愁」。

对于「舌尖上的乡愁」,我有过亲身感受。赴英国游学时,为了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我选择住在有提供早、晚餐的寄宿家庭,这样也可以省去为三餐烦恼。英国的早餐通常是水煮蛋、烤面包及英式奶茶;晚餐主菜最常见的是烤猪排或肉片,配着水煮马铃薯(或打成泥加上奶油)及水煮蔬菜。

我不是个挑食的人,也乐于入境随俗,但偶尔还是会「踩到雷」。有天回到家已是晚餐时间,看到餐桌上房东太太精心准备的菜肴--水煮马铃薯、绿色豆子以及两片状似黑胡椒牛排时,我迫不及待刀叉齐下。未料,食物送入口中,立即惊觉那软软腻腻的东西根本不是什么牛肉,而是腥膻味十足的羊肝。

就在我差点吐出来时,一旁的房东太太却猛问我:「Nice?」我只好违心地点点头,然后硬着头皮把那口羊肝吞下去。那餐花了我快一个小时,几乎用掉整瓶胡椒粉才结束梦魇。幸好,后来我的餐桌上再也没出现过羊肝。

游学的日子虽然新鲜有趣,但是人在异乡生活,语言、生活习惯加上人际关系调适等问题,难免会碰到挫折,因此特别需要食物的慰藉。印象当时晚上经常梦见人回到台湾并置身在夜市里,惊喜地看着琳琅满目的小吃,但往往还没想好要先吃哪样,梦就醒了。

一袋茶叶蛋,让我喜出望外

记得在一个英国冬日湿湿冷冷的午后,那种特别容易让人心情低落的日子里,明明中午已经吃过生冷的三明治了,却突然很想要来碗热汤,就像是台湾的蚵仔面线或是鱼丸汤暖暖胃,可遍寻整个小镇,除了炸鱼与薯条外,找不到任何简单的热食。

混合著失望与沮丧的我,决定买些新鲜的蘑菇回家,清洗干净切成薄片后,用热水烫熟,再加上台湾来的肉酱罐头搅拌,终于吃到一点熟悉的家鄕味,心情亦舒坦一些。

这些罐头是我出发前与厚重衣物一起船运过来的,是过来人的四姊给的建议。她说:「相信我,妳在英国期间,一定会想念台湾味。」那一刻我懂了。

在英国待了大半年后,四姊的好友曹姊偕其友人一起到英国玩,我没课时就会陪她们到处走走。有一天经过一栋公寓外头时,我竟然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茶叶蛋!这突如其来的家乡味,唤醒我内心深切思念,站在街头久久不能自已。

「在这种地方?怎么可能?」曹姊她们对我的发现表现出不可置信,我也对自己的行径感到可笑。没想到,第二天我们碰面时,曹姊竟给我一袋茶叶蛋,约有五、六颗,说是她前一晚在旅馆里试验的成果,让我尝尝看味道好不好。这令人思念的家乡味,让我喜出望外,吃到满满的感动。

离乡背景的游学生聚在一起时,也喜欢以食会友,有一次班上同学相约在某个同学租屋处做菜,来自土耳其的女同学负责沙拉,我则准备酸辣汤(用现成料理包加上蛋花)。另外,有两位日本女同学联手端出一盘蛋炒饭(这点令我这个台湾人感到十分汗颜,但还是很开心能吃到炒饭料理)。

另有一次,来自台湾的娟娟跟她的房东太太借了厨房,我们共四个人开煮,万万没料到主厨的工作竟落到我身上,我只好打鸭子上架,做了番茄炒蛋、沙茶芹菜、香菇鸡汤及汤面;前两道菜是因为容易做,后两道则是母亲常做给我吃,与其说是家乡味,不如说是想念妈妈的味道。尽管我的手艺普普,大家依然吃得很开心,成为异乡难忘的插曲。

当时我们经常批评英国的天气及食物,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偶尔我会怀念在英国稍带凉意的午后,与同学们在乡村餐厅的庭院里,来上一客司康配上浓浓的奶油及果酱,再加上一壶温热的英国奶茶,那份满足的滋味至今令我念念不忘。这是不是又是另一种「舌尖上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