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韓璞/塔裡的女人

十六世纪以后,禁闭室常被用来监禁罪犯。Vinzenz Katzler(1823-1882,奥地利)想像画。(图/韩璞提供)

▋自甘禁闭于塔中

大多数的宗教都有灵、肉对立的倾向,修行人必须戒荤、戒酒、戒色,或在一定时期内禁绝饮食(如佛教的过午不食、伊斯兰教的斋戒月等),从苛求肉身的方式寻求心灵提升。不过虔诚到狂热地步时,有些人相信越是「严以待己」,就越能得到精神上的回报。下文将提及一个极端的例子:十一世纪以后,欧洲少数信徒决定舍弃一切,不但不求衣食温饱,甚至放弃自由,自甘禁闭于塔中。

这种禁闭法并不像武侠小说中的「闭关」,因为闭关者的目的是暂离尘世、潜心修行(如佛法),有时是在室内进行,条件好一点的还有人为他护关、张罗饮食。等到数月、数年后,闭关期限满了,坐关人还是会出关,可以自由来去。

塔中禁闭则全然不同,它不仅代表社会性死亡,而且当事人必须终生守塔,直到去世为止。所谓的「塔」其实建于平地,一般占地不到二、三坪。入塔之日,神父会先为「塔人」举行近似葬礼的临终仪式,有时甚至象征性地在他身上撒一把土,最后再请人从外侧封墙,只在头部的高度留下一、两个小窗(有时装设栏杆),一方面让他能呼吸到外面的空气,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也得以通过窗口,为他提供维生的饮食。塔中的设备极为简陋,顶多只有桌、椅、地铺与一枚十字架。

禁闭塔必定位于城镇市区(如坟场、教堂一角)或繁忙的路段(城门前、桥上),倘若建在人烟稀少的郊区,民众一旦忘记施舍,塔中人很快就会饿死。这种修行的方式说来古怪,因为禁闭者的生命依赖民众,并未远离世俗尘嚣。而且可想而知,塔中人的生活必定非常艰苦,他可能经常处于饥渴状态,必须承受四季的寒暑变化,不但永远无法梳洗,而且一年到头只能在墙角排泄。

巴黎无辜者公墓曾在史上设立过多座禁闭塔。塔建于教堂入口,面对公墓一侧有窗,供市民提供饮食之用,面对教堂内部的墙面则有一个缝隙,让塔中人能听到教堂里举行的弥撒,Albert Robita(1848-1926,法国)想像画。(图/韩璞提供)

▋塔里的女人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这样的人生呢?其实史上的禁闭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原则上是因为信仰虔诚而作出这样的决定。由于这种禁闭方式几近活埋,远远超出常人所能忍受的范围,因此塔中人备受民众敬畏。她们夜以继日地祷告,常被视为护城圣女,保障居民不受黑死病或敌人侵略。信徒会不定期到塔前为她供奉饮食,若有生活上的疑难杂症,也可能请她治病、向她探求神旨。

从十一到十五世纪间,荷、比、法、德、瑞士、西班牙、义大利等欧洲各城镇都有多座类似建筑。入塔的候选人接连不断,前一位塔中人才刚作古,后面已经有人在排队等待。别忘了,这个时代的人都相信来生,禁闭者去世后,原则上就能直接升天。若能换来在天堂生活的永世,过程再怎么苦不都值得吗?

这项离奇的习俗为许多后世文学家提供了创作灵感,比如十九世纪的维多·雨果在书写《钟楼怪人》时,就描绘了一位「塔里的女人」,重现作者心目中的古代风俗:故事中,年轻的母亲因婴儿被偷走,痛不欲生地决心守塔,以自虐的方式平衡内心的绝望。Carole Martinez在2011年得奖的小说Du domaine des murmures把时间定位在十一世纪,书中的女主人翁因拒婚而决意入塔。另一位法国作家Fred Vargas则在犯罪小说Quand sort la recluse(2017)中,描写一名童年受到家暴摧残,长大后躲进塔里的当代女性,作者对塔内黑暗窄小、湿冷脏臭的气氛多有描述。我们能从这些故事发现到一个共通点:上述三名女性都是受害者,「塔」非但不是监禁的牢笼,反而成了保护她们的空间。

童话中的长发姑娘是被迫囚禁的塔女,Paul Hey(1867-1952,德国)香烟卡插画。(图/韩璞提供)

▋付出「自由」的代价

你可能会说,小说毕竟是虚构作品,要探求事实,首当参考正式的文献纪录。可惜自古以来,封塔现象不是被学界归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野史,就是被民间当成茶余饭后的奇闻,整合性的严谨著作几乎不存在。常见的史料多强调「圣女」的罕见个例,忽略了大多数的真实情况。因为「信徒入塔、市民供奉」的版本看起来虽然冠冕堂皇,但表面之下常有其他现实的原因。许多女性之所以成为塔女,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已才选择这项下下策,如上述被家人迫婚、遭受家暴,或是被丈夫赶出家门、失去经济来源、无法工作维生等。入塔以后,她们至少能被人敬重,且一时之间不至于饿死。

不过她们必须付出十分昂贵的代价:自由。有些人入塔之后,才意识到这种生活有多么可怕,哀求回到人世,也有许多入塔不久便发疯或自杀的史例。即便塔女决意泰然处之,但由于生活品质与卫生条件不佳,大多数人基本上都很难长命。当然也有特例,比如十五世纪的Alix la Burgotte就在巴黎无辜者公墓的塔中活了四十六年,堪称当代奇迹,国王路易十一还特别在她去世时,为这位「圣女」竖立纪念铜像。

十六世纪以后,塔禁的现象越来越少见,可能因为英法百年战争后,社会结构经过重整,而且教会向来不鼓励这种孤立的生活方式。许多地区开始把古塔用作监狱,关闭终生监禁的女性罪犯,旧塔倒塌之后就不再重建。如今禁闭塔的遗址几乎完全消失,极少数的教堂即便曾设有闭室,也几乎全面改建,以至于绝大多数的欧洲民众均从未听闻过塔人的故事。

或许只有童话故事还保留了若干「塔女」的记忆,比如〈长发姑娘〉:故事中的女主角从小就被囚禁在塔中,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巫婆,后来她与王子相爱,因怀孕而被推出塔外,漂泊多年后才找回爱人。倘若说史上记载的塔人几乎全都是「活进死出」,那么童话故事至少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圆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