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春烘焙学院」进驻台南昆山科技大学 「客家系面包」呼应客家文艺复兴

(吴宝春烘焙学院推动客家文艺复兴与当代烘焙运动,推出一系列客家系面包。图/吴宝春烘焙学院提供)

志在打造台湾为「世界烘焙之都」的面包大师吴宝春,继去年与线上学习平台「Hahow好学校」合作推出线上烘焙课程,完成线上「吴宝春烘焙学院」初步梦想,今年再度宣布,吴宝春麦方店将与台南昆山科技大学餐饮管理及厨艺系产学合作,设立「吴宝春烘焙学院」新品牌,开设实体门市。吴宝春表示,双方培养烘焙人才理念相同、得奖作品酒酿桂圆使用了台南东山烟熏桂圆,以及庆祝2023年台南建城四百周年等原由,决定于昆山科大设立『吴宝春烘焙学院』新品牌,成为烘焙业产学合作新模式。

台南昆山科技大学餐饮管理及厨艺系,向来以广邀金牌大师级星级饭店主厨担任师资闻名,今年更与吴宝春麦方店设立「吴宝春烘焙学院」,校长李天祥表示,以往与合作实习单位多为餐厅及饭店,工作内容多为餐厅内外场,着重中西餐厨艺及餐厅服务,以烘焙为工作内容的实习单位较少,且多为饭店的烘焙坊或较小型的独立烘焙业者,导致部分烘焙专长的学生选择餐厅内场厨房作为实习场域,在实习工作上原本所专精的烘焙强项较难有所发挥。

李天祥表示,透过参与『吴宝春烘焙学院』的成立与运作,学生的专业与兴趣可以充分对接实习单位,提升专业知识,习得更多实用技能,毕业后成功与业界接轨。」同时,台南昆山科技大学校长李天祥将授予宝春师傅昆山科大最高殊荣职位「荣誉讲座教授聘书」,感谢宝春师傅传承面包工艺不遗余力。

「吴宝春烘焙学院」将由吴宝春麦方店主厨团队进驻,大三将升大四的昆山科大餐饮管理及厨艺系学生可透过面试、实务操作等测试,录取至「吴宝春烘焙学院」,在校展开大四餐饮校外实习课程。整间门市从CI识别、空间设计到内场的产品设计、制作、外场督导的销售、行销、经营管理SOP等,将由吴宝春团队和系上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实际操作,透过前店后场经营模式,让学生于就学期间得以每日参与生产、营运和店务实作,从做中学,学中做,提升烘焙工艺,尽早与烘焙产业无缝接轨。

全新品牌「吴宝春烘焙学院」将延续「以面包阅读世界,以面包阅读台湾」精神,首发将聚焦「以面包阅读客家」,呼应客委会倡议的「客家文艺复兴」。曾任台北市客家事务委员会主委、文化局长的文化工作者、诗人钟永丰表示,以米食为主的客家人向来与面包不亲,但吴宝春师傅从客家人近山居耕的饮食传统中,试出其在面包制作过程中的应用与舒展之道,不仅扩展了当代烘焙的领域,亦为推广有机、自然的里山生活,提供了鲜活的动力。

吴宝春麦方店精挑里山客家风土食材,演绎里山客家饮食文化,解构、重组,再转译为面包语汇,以8款工艺面包如「梅引茶金」、「客家擂茶面包」、「擂茶克林姆」、「长年圆满饼」、「长年不老生吐司」、「艾草香根萝卜」、「客家小炒披萨」、「花生拔丝麻糬」等诠释当代客家系面包。行政总主厨谢忠祐说,客家系面包设计的灵感源自于客家饮食文化,大量使用客家食材和元素,重新解构、演绎,将客家饮食的色、香、味、形在面包中开展。

例如援引早期客家茶金文化而生成的「梅引茶金」面包,即采用了新竹一带、有「着蝝茶」一称的东方美人茶,加入以长时间低温发酵的液种中,放大茶香风味,配方无油无糖、却口感Q软,把客家元素以宝春师傅团队改良过的欧式面包手法呈现,让客家元素有了当代的面貌。

来自屏东内埔的宝春师傅暨主厨团队浸淫客家饮食文化、挖掘客家风土食材的过程中,援引客家兼容并蓄精神,广纳相关小农食材,丰富滋养客家饮食文化内涵,例如此次推出的客家擂茶面包,特别纳入台湾特有原住民传统作物「台湾油芒」。台湾原生油芒企业社创办人、前中研院研究助理徐子富说:「全球战争、气候异常,『在地食材在地生产』概念成为全球趋势。而『台湾油芒』是台湾特有种,性质类似小麦,营养却高于小麦,且整株可用,得以同时满足人类与家畜的需求。若在肥沃农地以精致农业的形式栽培,一甲可以产出1800公斤,相同条件下的平均面积产量皆高于小米、红藜,是很具潜力、足以在地栽种生产的超级食物。」

「台湾油芒」早期仅见于原乡部落,在原住民餐桌消失了近60多年后,2011年中研院提出复耕计划,在农委会协助推广下,2019年略有所成,目前尚未大面积种植,但其耐贫脊、友善土地环境特性,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可作为类似五谷杂粮的主食外,近年更被业界用来搭配小麦粉,制成加工品,高营养价值被视为超级未来食物。

「客家擂茶面包」是以客家擂茶尚未槌磨成粉状的南瓜子、芝麻等加入面团中,辅以蜜渍金枣,再援引「台湾油芒」丰富它的口感和营养,或可视为媲美欧式杂粮面包的客家式杂粮面包,不仅扩充了客家饮食文化视野,也开拓了「台湾油芒」未来更多可能性。

吴宝春麦方店也采用了来自美浓精功社区的水腌菜制作了「长年圆满饼」、「长年不老生吐司」。精功社区为滇缅孤军眷村,水腌菜是采用云南传统腌渍手法,与客家腌酸菜有异曲同工之妙,宝春师傅期待借此呈现兼容并蓄的客家文化,创造新客风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