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人才 马:考量开放两岸大学赴对岸招生宣传
政治中心 /台南报导
马英九总统9日出席「103年全国大专校院校长会议」,抗议团体上百人聚集在台南市昆山科技大学校门口。对于台湾高等教育的未来,总统表示大陆学生来台可让两岸年轻人成为朋友,学习相互竞争、合作,同时增加各大学的学生来源;而陆生来台政策实施迄今,包括交换学生在内约有2万名大陆学生来台就学。未来政府应凝聚各界共识,谨慎规划并通盘检讨「三限六不」政策,考量开放两岸大学赴对岸举办招生宣传或参加大学博览会。
总统今天致词时表示,去年教育部与中央研究院同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改造方案」,并将今年定为「高等教育改革再造的行动元年」;他在今年元旦文告中强调,政府施政目标是「拚经济」,而「拚经济」所需的人才系来自高等教育。因此,希望借着这次会议集思广益,针对台湾未来如何面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共同谋求解决之道。
总统指出,他所提出的「优质文教」施政愿景涵盖「文化创意」与「教育革新」两大主轴,与此次大会主题「打造高教新亮点,为青年拓路、为产业加值」有许多相互呼应之处。面对全球高度竞争,政府未来也将持续推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及《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有效厚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总统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教师与学生的实作能力不足、产学人才供需失衡、少子女化趋势衍生大专校院招生困难,以及校园国际化等四大挑战,政府对此需进一步加强与突破。
谈及产学合作议题,总统以他曾参访苗栗县台湾保来得公司的经验为例,指出该公司多年前就与学校合作并安排高阶主管到校教授「客制化课程」,不仅生产出世界第一的「微型马达含油轴承」,也成为产学合作树立极佳典范。未来政府也将积极推动「产学大、小联盟」方案,建立产学合作的典范模式,以缩短学用落差。
有关陆生来台政策,总统表示,政府当初设定「三限六不」原则,其政策目的系希望化解阻力,实施迄今效益实「利大于弊」,只是部分适用于侨生及外籍生的措施,陆生却无法适用,这「实在说不过去」;尤其目前全球各大学均亟力争取优良学生,台湾倘画地自限,「只会在争取优秀生竞争中败下阵来」。
总统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重要趋势;他刚上任时,在台境外学生不到3万人,目前已有约7万人。许多国家也都以台湾的大学为该国培训师资之首选,例如印尼、印度、泰国及越南等国都以公费方式补助该国教师来台进修。此外,我国与马来西亚已相互承认学历;这些都是在打造台湾成为东亚高等教育重镇,也显示台湾的软实力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随后,与会校长们提出有关技职教育与产业中长程发展规划、招收大陆专科生来台「专升本」读二技及弱势学生补助等问题。总统回应时表示,国内目前已有不少技职体系学校与产业界合作的成功案例,对技职体系学生具鼓舞作用,政府已成立跨部会合作平台,针对不同需要规划产学合作案,未来将朝设立单一窗口方式与各大学进行互动,亦将搜集成功案例,并归纳为可行的模式,提供予各大学参考。
总统说,大陆学生来台可让两岸年轻人成为朋友,学习相互竞争、合作,同时增加各大学的学生来源。而陆生来台政策实施迄今,包括交换学生在内约有2万名大陆学生来台就学。未来政府应凝聚各界共识,谨慎规划并通盘检讨「三限六不」政策,考量开放两岸大学赴对岸举办招生宣传或参加大学博览会。
总统也举汽油价格涨跌回归市场机制为例,说明大学的学费调整未来亦应朝市场化、制度化及透明化的计算方向规划,相信此亦有助取得立法院的同意。对于部分校长反映该校协助诸多经济弱势学生就读,反而导致该校学杂费短收的情况更形严重,总统认为,弱势学生的学费补助未来应由政府社福主管机关编列预算执行,但需要逐步进行改革。包括教育部长蒋伟宁、行政院国科会副主任委员孙以瀚、昆山科技大学校长苏炎坤、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葛自祥、国立大学校院协会理事长吴思华、国立科技大学校院协会理事长姚立德、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赖鼎铭及专科学校教育联盟理事长陈文贵等人均出席是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