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林昭任不实核销研究费案  最高法院发回更审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中正大学教授林昭被控不实核销研究费,最高法院昨天撤销发回更审。学术界对此结果感到欣慰,但也坦承过去「便宜行事」的方式,应该有所改变。

彰化地检署日前对使用「假发票」请领研究经费学者,以贪污罪提起公诉,震撼学术界。事发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委朱敬一、教育部蒋伟宁中央研究院院长翁启惠等学术界领袖,第一时间共同发表声明,认为多数涉案者是「便宜行事」误触法网,请司法机关了解学术研究特殊性,不要动辄以贪污罪对付教授。最高法院昨天撤销林昭任案判决,发回高等法院更审,具有指标意义关键在于,最高法院认为教授不具备「授权公务员身分,受国科会单位委托、接受机关补助,就应适用科学技术基本法,而非政府采购法。

政治大学校长思华表示,法院的判决是「正面进展」,有助于厘清学术经费使用的特性。过去经费核销制度过于严格,的确会让部分学者投机取巧。假发票事件爆发后,国科会、教育部对规定进行了修改和松绑,是不错的发展

台湾大学主任秘书张培仁也认为,学术研究和行政的确有差异,教授不该被当作公务员。事件发展至今,相关制度有了一些修正,未来科学研发的经费运用,可以更有弹性。教育部次长德华表示,学术研究的状况特殊,不实核销经费有其原因。教育部的立场是认为不该以「贪污罪」论处,但不是说涉案者都没有法律责任,触及伪造文书、诈欺的部分,仍应受到惩处,作为学界借镜」。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长黄雯玲表示,过去有些学者埋首于研究之中,对于法律较不熟悉。假发票事件爆发后,各大专院校无不加强相关训练,避免教授因为一时不小心,就毁了学术生命。对于最高法院的判决,学术界多感欣慰,然而学界领袖也了解,教授使用假发票、不实核销经费,虽不到「贪污」的地步,仍是于法不容,难以说服社会大众。尤其身为教授、学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发声权,更该恪守法律规范,作民众表率,不能随便「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