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中暑竟和「用藥」有關!服用「4大類」藥物,中暑風險遽增!

今年夏天特别炎热,最近中暑案例频传,部分案例和用药有关。 图/freepik

今年夏天特别炎热,最近中暑案例频传,部分案例和用药有关。医师和药师均提醒,民众若有在服用抑制汗腺分泌药物、促进身体产热药物、三环抗忧郁药、降血压药物时,身体恐加速水分流失,中暑风险大增,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务必做好防晒。

药师公会中药发展委员会主委黄世勋指出,服用三高相关慢性病药物的民众要特别注意。尤其降血压药中会用到β-blocker(乙型阻断剂),主要是心血管用药,会让心跳变慢、血流变慢、心血管扩张,但由于表皮血管不会因此扩张,产生散热不易,一旦热气蓄积在体内太多,就会导致中暑。

黄世勋说,三环抗忧郁药、抗组织胺等药物,则会产生「抗胆碱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减少流汗,影响散热;而血管收缩剂,会让血管收缩不会压迫到神经,可治疗头痛症状,但同时也让表皮的血管收缩,不利于人体散热。

利尿剂、甲状腺补充剂也会导致中暑风险增加。药师公会中药发展委员会副主委黄仪絜说,利尿剂会增加体内水分排出速度,热天会导致脱水风险增加;甲状腺补充剂则会刺激新陈代谢,增加身体热能产生,都可能会导致中暑状况发生。民众若有在使用这些药品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晒太阳。

常见增加中暑风险药物。 制表/记者沈能元

夏日使用中药材也要特别注意,黄世勋提醒,温热性中药材应避开服用,像常见的补药人参、何首乌等,会促进血液循环产生高热,因此服用药膳时应注意;三伏贴中会使用白芥子,会让局部血管扩张,可能引起充血、灼痛等类发炎情况,饮食、进补调养上都要特别斟酌。

三总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龄曾接获两起中暑病例,一位中年人烈日下骑车昏倒被送至急诊室,肛温40.5度,询问病史后,发现病人前一晚吸食安非他命,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及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因在烈日下剧烈运动,所以导致中暑。

另一位长者服用降血压药、忧郁症药物及甲状腺补充剂患者,房间未开冷气,日前昏倒在浴室而被送医急诊,肛温42.7度,根据病史诊断为中暑,血液检验显示有横纹肌溶解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家属发现长者住院前三天,就出现食欲不振、精神差、反应变慢,病人本人觉得整天都不想动,站着两腿发软,整天只想躺着,住院当天早上,家属即发现病人昏倒在浴室叫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