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舌苔厚、身體懶洋洋…原來是濕氣惹的禍!中醫教你5大除濕秘訣

炎热夏天,吃冰喝冷饮的当下,是不是很畅快?佑昌马光中医诊所翁钰明医师提醒,0度C的冰品进入37度C的肠胃,身体需要额外的能量将冰品升温才能代谢消化,增加肠胃的负担。 示意图/Shutterstock

有在看中医的您们,对「湿气」这么名词一定不陌生,但坐在您对面的中医师跟您说湿气的时候,您真的有懂吗?还是左耳进右耳出呢?平常的我们又可以从哪些症状观察我们湿气是否过重呢?

湿气自我检查表

以下七点带您好好检视自己的湿气是否真的过重。

1.舌苔「厚厚」一层白色。(所以别在看中医之前再刷舌苔啦!)

2.大便黏黏卡马桶。

3.全身懒洋洋,就像穿雨衣一样令人提不起劲。

4.四肢乏力。

5.每到夏天、雨天容易有皮肤相关疾病。

6.女性分泌物多。

7.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患者,常见湿气较重。

为什么会有湿气啊?

上面有说,大多数人是不了解湿气为何物的。但身在台湾的我们,四面环海,水气本就丰沛(外湿),再加上还有什么NG行为,会增加体内的湿气(内湿)呢?

1.吃冰

炎热夏天,吃冰喝冷饮的当下,是不是很畅快?但同时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可是为什么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呢?首先,这边先建立一个观念,肠胃是身体处理湿气的器官。试想,0度C的冰品进入37度C的肠胃,我们身体就需要额外的能量将冰品升温,身体才能将其代谢消化,久而久之,肠胃过度耗能,处理内湿的能力下降,就会反应在舌苔厚、大便黏的症状上。

2.吃糖份高的饮品与甜品

大家有没有吃甜点后,喉咙卡卡的感觉,稍微清个喉咙,也有可能会咳痰。痰也是湿的表现,只是较为浓稠罢了,所以吃过多的甜品,也是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进而引起内湿的表现。

3.三高患者

相信大家都知道高血脂、高血糖,是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或是糖份比较高的关系,甚者进而引起高血压。而高血脂或高血糖为什么会让湿气加重呢?过多的血脂血糖在血液里面,会让血液流速降低,使血液不流畅,而这样的不流畅感,就是湿黏的表现。

4.室内潮湿

前述已说,台湾属海岛型国家,湿气本就丰沛。身在台湾的我们,每逢梅雨季,是不是常常觉得皮肤黏黏的,身体都提不起劲或是难以伸展的感觉,这时候皮肤开始会有湿疹、荨麻疹或是脸上容易长痘痘,女性就容易有白带或黄带的表现。那是因为大气的湿气容易引动身体的湿气,使身体浑身不适,所以室内必备除湿机,才能在夏天、雨天让身体短暂的脱离湿气垄罩之中。

中医师教你体内除湿方式

1.食疗养生

•薏苡仁绿豆汤

食材:大颗薏苡仁、绿豆

切忌不加糖,才能有最好的疗效。建议一周可食用3-4次。

•四神汤

食材:四味中药-山药、茯苓、芡实、莲子

此四种药材温和,皆有平补脾胃的功能,用以祛湿健脾。

2.多运动

肠胃对应身体的肌肉,肌肉的强壮可以回馈增强肠胃的功能。

3.记得吃早餐

早餐时间是大肠经、胃经与脾经循行的时间,早餐的摄取,有助于保健三条经络的健康,如此时无进食,身体会觉得我并不需要这三个经络,慢慢的就不做事啰!

4.泡脚

泡脚水中加粗盐。脚掌有一个排毒的穴位,「涌泉穴」可帮助排毒,再加上加入粗盐的效果,可避免水液回收至脚掌,进而避免脚部浮肿。

夏日养生秘诀,5步骤除湿好简单! 图/马光医疗网

图/马光医疗网

本文转载自《马光医疗网》,原文为:告别湿答答,内外除湿这样做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