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废物就是「湿气」!把握夏季除体湿就能不生病
【早安健康编辑部】老是昏沉没胃口?全身酸痛,傍晚水肿,小腹越来越凸?总是喝冰饮、开冷气,容易手脚冰冷?最爱麻辣锅,痘子冒不完、口臭体臭缠身?以为能摆脱了便秘,大便却湿黏不成形?别怀疑,你可能已经被「湿气」缠上了。
「湿气」是中医说法,乍听之下可能有点奥妙难解,「『湿气』就像是一个代谢产物的概念,」陈晓萱中医师解释:「吃下肚的东西无法代谢掉、只要是身体代谢不掉的废物,都会变成一种『湿气』;例如多余的油脂代谢不掉、荷尔蒙代谢不掉,留在体内就会造成一些不舒服。」这些不舒服,可以让我们知道体内有湿气正在伺机而动。
若没有及时帮身体「除湿」,等到累积成痰、瘀,最后多是疾病缠身。陈晓萱中医师就指出:「所有的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是因为『湿气」无法处理。」
湿性致病三阶段——湿、痰、瘀
Step1 根源→湿气(寒湿、湿热)
寒湿:如果喜欢吃冰,造成脾胃虚寒、代谢能力下降,再加上吹冷气、少运动,环境湿度高,排汗或大小便不畅,体质易偏寒且累积湿气。
湿热:如果爱吃重口味、甜食,摄取太多盐分、糖分、油脂、刺激物,又经常熬夜,使代谢功能无法正常执行,体质易偏热、有感染发炎现象且累积湿气。
★ 若体内已有湿气,又大吃重口味、燥热食物或熬夜,湿气化热就代表有发炎现象,体质也会转为湿热。
Step2 湿气→痰湿
体内湿气没有处理掉,导致循环代谢逐渐变得不顺畅,而多余的脂肪、血糖、尿酸、荷尔蒙等体内废物也持续堆积,形成湿滑黏稠的物质,例如浓痰、白带、肥胖、三高等。
Step3 痰湿→痰瘀
体内废物堆积呈固体块状物质,例如血栓、脂肪肝,甚至到达阻碍循环的程度。
俗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点出四季养生相互影响的关系。「冬要藏,就像动物要冬眠,这时不会有发散的行为,而是要养阴、打好底子。」陈晓萱中医师说:「打个比方,春天种籽要发芽,秋冬的时候就要给土地营养,春天发的时候才能发得好。」
至于消除湿气想要事半功倍的关键秘密,同样隐藏在这句话里。
「其实夏天阳气旺,是排湿最好的时间。」陈晓萱指出:「如果夏季湿气没处理掉,冬天相对低温,这时候要排寒、排湿更困难,就容易让湿气留在体内,久了代谢问题变严重,怕冷、湿气更难解,精神更差,慢性疾病发生率也会变高。」
尤其秋冬气候变化、温差大,血管容易收缩,血压也比较不稳定,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与死亡率一向最高。血管老化、瘀塞正是湿气在体内不断累积的后果之一,如果可以把握夏季排湿好时机,做好平时的保养工作,就能趁早远离稳坐国人十大死因的心血管疾病。
【延伸阅读】
奇迹的5秒瘦腹运动,一天30次增肌燃脂解便秘掉发嘴破手麻...都是缺这些营养!吃对食物一劳永逸水没喝对,每天8杯也不管用!中医师:这3种水别喝洗澡后只要2步骤,立即将浴室霉菌黄垢清光光用水清洗反而易变质!这些菇类没农药,直接下锅就对了
此为《早安健康》6月号《除体湿,就能断病根》部分内容。完整精采内容全台各7-11、全家、莱尔富、OK超商及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网路书店热卖中!早安健康严选免运特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