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90%是吃出来的!饮食3守则养好脾不生湿

早安健康编辑部】「正常身体里不该有湿,会利用掉或是排泄掉」,陈晓中医师说:「脾主运化湿气代谢跟脾最有关系。」《万病从根治》也比喻脾胃功能不良,就像运送新鲜蔬果水分卡车遭遇交通阻塞,只能腐坏、变成死水,成为无法利用代谢掉的病理产物,被身体储存起来。

脾胃功能失常,多半是饮食失调、吃了不该吃的食物。当体内累积太多代谢不掉的湿气,也会和脾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中医说脾脏「喜燥恶湿」,在湿气重的环境里面,脾脏无法好好工作,使得体内湿气累积得更快更多,脾胃功能又更虚弱。

不伤脾更要养好脾!3守则强脾健胃

想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不仅要努力排湿,更要改变饮食习惯好好「健脾」,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源减少湿气产生。否则红豆水喝得再多,体湿依然不会改善。

「想要养好脾,第一个三餐要定时,第二个不要吃烧烤炸辣、重口味、不要喝冰饮、糖分太高的东西重点是好好吃东西、慎选食物,对现代人来说很重要」,陈晓萱提醒:「脾喜欢清淡的,吃太重口味的话,伤脾、代谢就会变差。」

守则1:大饱伤脾,饮食节制养好脾

中医有「五劳七伤」之说,讲的是各种行为对身心健康的损害,其中就有「大饱伤脾」一语。孔繁祥中医师也在著作建议,「饮食有节」对养脾胃有好处,最好可以「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饱到什么程度?七分饱就可以了。

守则2:「肉生痰」,多蔬果更健康

现代人外食机会多,有人甚至只嗑一份炸鸡排就当作一餐。不仅从营养学来看,饮食并不均衡,中医也认为吃太多肉会引发湿邪生痰,使血液胆固醇升高、阻塞血管,因此有「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的说法,意思是多吃蔬果对身体健康更好。

守则3:随「脾」应变最健脾

蔬果怎么吃,也是一门学问。现在种植技术发达、交通运输便利,借由温室种植或是空运方式,都让人有机会吃到并非当地当季的蔬果,着有《养阳气》一书的北京著名中医师武国忠,就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养脾绝招:随「脾」应变。

在中医看来,脾胃需求随着四季气候变换而有所变化,因此最好可以选择当令蔬果。在夏天吃冬天盛产白萝卜,或是在冬天大啖夏天消暑的西瓜,难保脾胃不会受伤!

【延伸阅读】

奇迹的5秒瘦腹运动,一天30次增肌燃脂解便秘掉发嘴破手麻...都是缺这些营养!吃对食物一劳永逸水没喝对,每天8杯也不管用!中医师:这3种水别喝洗澡后只要2步骤,立即将浴室霉菌黄垢光光用水清洗反而易变质!这些菇类农药,直接下锅就对了

此为《早安健康》6月号《除体湿,就能断病根》部分内容。完整精采内容全台各7-11、全家、莱尔富、OK超商及诚品金石堂、博客网路书店热卖中!早安健康严选免运特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