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灯泡不在了! 父:一辈子都会感觉少一个人
图文/镜周刊人生路上,总有100万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我遇到这种事?然而王婉谕想的,是更深沉的叩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2016年3月28日,台北市内湖区发生随机杀人案,受害者小灯泡年仅3岁,是随机杀人案中最年幼者。从那天开始,王婉谕被称为「小灯泡的妈妈」。2年后,她接受我们采访,回顾事件,也谈自己曾经向往的幸福。那一天,是幸福路被砍断的一天,更是幸与不幸的世界重叠的时刻。
她冷静理性依旧,不可能治愈的伤痛也依旧,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散发微光,像小小的灯泡,试图要照亮一条爱与同理的路。
2016年3月28日,下午,做完笔录,王婉谕到学校接大女儿小蝌蚪。「小蝌蚪问我:『家里怎么了吗?为什么今天特别早接我?』我说:『小灯泡死了。』她问为什么?我说:『在路上被人家杀死了。』因为我们都跟孩子说,在视线范围内才安全、才能保护你,所以她第一个反应是:『她乱跑吗?』我说没有。她又问为什么?我跟她解释:『那个人或许脑筋有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到现在,王婉谕仍然想知道答案。
一辈子都少了一个人
同一天下午,为了不让媒体错误报导,王婉谕接受媒体采访,描述事情经过。从那时开始,她被称为「小灯泡的妈妈」,没有一般人想像的崩溃哭喊、愤怒指责,也让她被称为「非典型受害者」。
她理性而冷静地表达想法,呼吁大众重新省思社会问题,也开启了更多理性对话的空间。同年11月,王婉谕获总统府邀请,以受害者、受害者家属的身分参与司法改革国是会议。
王婉谕的家像是一个音乐盒,在门外能听见里面正播放着钢琴协奏曲。我们在她的委任律师丁稳胜陪同下采访,才按下门铃,就感受到里头三个孩子笑着、跑着、跳着的震动声,门开了,首先探头的是小鲸鱼,4岁的男孩,正是开始对世界好奇的年纪。让我不禁想起,那一天,二女儿小灯泡也即将4岁。
小鲸鱼身后是爸爸刘大经,刘大经身后,是39岁的王婉谕,她穿着水蓝色格子衬衫、米色长裤,10岁的小蝌蚪与4岁的小海豹依偎在旁。我们入内,采光明亮的客厅放着一架钢琴,上头一张全家福照,曾经的一家六口,满脸幸福的笑。
但小灯泡不在了。墙上的涂鸦、缺了一人再也坐不满的大餐桌,在在提醒着这件事情。刘大经说:「那是一辈子都会感觉少一个人。」夫妻俩也曾打算搬家,逃离这里,但回忆太多了,舍不得。
出事那一天,一家人住这里不到一年,他们从苗栗搬来,是因为刘大经的工作转换到了台北,「我很在乎全家相聚、陪伴的时间,我们搬来台北之后,可以每天送小孩去上学,然后上班,回到家就一起吃晚餐。」王婉谕说。
像灯泡在发亮的胚胎
刘大经在旁轻轻点头:「我下班回来,四个小孩就会一拥而上,或是跟我玩捉迷藏,小灯泡的个性比较捣蛋,每次找到,她都会说不算。」听见先生感性的话语,王婉谕哽咽、流泪,但情绪节制。谈话开始前,她的手中已握着一条手帕。
回忆无处不在,例如客厅的窗台。「她觉得我们家看出去很美,有时候晚上不睡觉会跑出来,她说:『我来看看这美丽的世界。』」王婉谕一边说,一边看向那扇窗。她泪水的形状,像一颗小小的灯泡,悲伤在里头发着微光,然后一眨眼,灯泡就破了。
王婉谕小档案
更多镜周刊报导通往幸福的人生路上 尝到罪恶与冷漠【当幸福撞见不幸番外篇】小灯泡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当幸福撞见不幸番外篇】爱与悲伤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