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死不上车「有东西在飘!」妈买二手车吓惨…侦查队长揭真相
▲中古车买卖定型化契约对于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正在修正中。(示意图/记者张一中摄,下同,与本文当事件无关)
台中市1名妈妈买二手车后,孩子却打死不敢不上车,「妈妈,车里有东西在飘,我不要进去!」似乎感应到有东西,妈妈怀疑买到发生过事故的「凶车」,向消保官投诉,但因车辆是动产,难揭露相关资讯,让她无法查证,最后只能去拜拜求平安符,挂在车上。某分局侦查队长另指出,许多名车发生的「命案」,常因发现早,尸体僵硬未烂、出水,移走后不留痕迹,低价过户、换车牌,相当难查。
根据《中时》报导,台中市法制局消保官曾接获1名女性民众投诉,疑似买到凶车,因为小孩感应到车上有东西在飘,不愿上车,她本来以为是小朋友找借口不想上学,但孩子描述得很详细,让她忍不住心里发毛,但询问卖车的业者,却被驳斥乱讲,因法规未明定凶车需如同凶宅揭露资讯,最后该案无法成立。
目前中古车买卖定型化契约对于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正在修正中,未来考虑「将凶车列为应告知的事项」,但条文还没通过;另外,凶车的资料不像凶宅可能经媒体报导、邻居告知查到,且一换牌照就更难查起,确认相当困难。
车上死亡案件多,包括车内烧炭、引废气自杀、怠速缺氧意外身亡、心肌梗塞暴毙,及杀人弃尸等,家属多数在车主身亡后,尽速出售处理,一些凶车因在市面流通,甚至换车牌转售。
一位不具名的某分局侦查队长指出,自己曾办过1名男子开着姊姊的百万名车,到高架桥下引钢瓶内二氧化碳自杀身亡,这台车龄不到1年的名车发还家属后,随即不知去向;还有一些妈妈开宾士带小孩烧炭自杀或是BMW双尸案,都是上百万名车。
通常因经济想不开自杀的人,车子往往不会太贵,最后大多报废。该侦查队长接着说,但在名车内的命案,常因发现早,尸体未腐烂、出水,遗体没有留下痕迹,最后车子很快处掉,低价过户换车牌,无从查起。
▲经济部「中古汽车买卖定型化契约」,卖家明知车辆曾发生死亡事件,应告知买家。(示意图/记者张一中摄,下同,与本文当事件无关)
一位资深刑警说,以前还能透过车牌异动纪录、车主资料等查出可能疑似凶车,但《个资法》上路后,根本没办法,不肖业者向死者家属收购后,当做一般中古车转卖,或是拆零件卖。
虽然经济部「中古汽车买卖定型化契约」,卖家明知车辆曾发生死亡事件,应告知买家,买家可以请求减少价钱或解约,但桃园市主任消保官邱玉霞坦承,实务上认定不容易,民众根本没办法查出。
消保官呼吁民众不要贪小便宜买车,找经营久或有口碑的业者,即使发生纠纷,不至于求偿无门。民俗专家建议,凶车会留下死者怨念,建议民众可比照新车方式「到大庙过火」,或在车上挂平安符,安心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