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周年/众望所归的年金改革 一边嫌改少一边批太多
记者翁嫆琄/台北报导
在扁政府、马政府任内都想做的年金改革,在总统蔡英文任期即将届满1年前夕,公务员、公教人员的改革版本都已送出立法院委员会,只待朝野协商后二、三读,显示蔡政府急着交出一周年成绩单。但正如其满意度直直落,对于年金改革议题,似乎正反两边都不讨好。
国家财政状况不佳,军公教的退休年金成众矢之的,年金改革大战已开打近1年,目前算是「暂时」落幕。过去扁政府曾有意推动年改,但在朝小野大的情况下只能放弃;马政府原也要提出年改方案,但仅虚晃一招,让案子直接卡在立法院,由蓝委帮忙挡下。
势在必行的年金改革 来真的?
蔡英文去年520上任以来,就将年金改革视为重要改革项目之一,甚至将年金改革委员会位阶拉到总统府层级,由副总统陈建仁担任召集人,更以网路直播方式,邀军公教劳代表入府参加20次年金改革会议,再订出年改会版本。
然而,蔡英文的作法并未获得支持年改、反对年改双方的认同;力挺年改的民众认为不断召开没共识的会议,只是在拖延改革时间,质疑政府为何不趁现在民间支持声浪最高时大刀阔斧地「一刀砍下」,连绿营大老林浊水、沈富雄都痛批年金改革幅度太小,「能取得共识鬼才相信,既然多数就干」;反年金改革的军公教团体则痛批政府拿他们开刀,还引发军公教多次走上街头。
虽然争议不断,最终年改会也提出版本,让公务员、教师的18%走入历史、调降所得替代率、延长薪资采计期间等,让退抚基金可延后19年破产。然而,版本出炉后,正反双方的对立仍持续加剧,挺年改方不满政府改革的力度太小,所得替代率要分15年调降实在太长,连18%都不应花6年归零,而该尽早处理;而反方怒斥,政府破坏信赖保护原则,他们支持年改,但不应溯及既往,双方意见仍达不到共识。
妇女新知资深研究员曾昭媛即表示,很失望看到政府端出的改革方案,并未达成蔡英文选前提出的年金改革两大目标:第一个是「给付水准必须让国民的老年生活不虞匮乏」,第二项是「在收入跟支出之间,必须维持年金体系的永续」。
段宜康也坦言,采用本俸两倍的确是一个妥协,关中版2013年用的就已经是本俸加专业加给,他会希望在五年后的版本能够再做调整。他的版本不是只要把问题延后破产,而是明定五年内要订出新制度上路,下个接棒的人要负起责任继续改革。
政府站在制高点 反年改团体走错一步难挽回
不过,在年金争议下,蔡英文其实已掌握舆论优势,毕竟军公教人数比起一般劳工族群来得少,加上一般劳工实质所得替代率不高,军公教退休人员所得替代率却能高达100%,平均月领5至7万元,让不少工作月薪还不到这金额的年轻人认为极度不公平,甚至反驳军公教,如果退休后还能月领这么多,要他们比照公务员每月自付几千元给退抚基金也没问题,因此,在调查中年金改革的支持度一向偏高。
事实上,军公教族群对年金改革也并非全都有「世界末日」之感,因此在军公教团体号召包围立法院时,参与的人数都不算多,甚至都是固定班底。而在419反年金改革冲突中,反年改团体又使出错误策略,以冲撞、殴打民进党立委、或前来参加前瞻基础建设公听会的县市首长的方式来阻挡年改修法,反让「暴力」形象如影随形,周围有些不关心新闻的人,确实在看到追打画面后反而同情执政党,立法院长苏嘉全、蔡英文也出面喊话,强调对于暴力行为,将予以严惩,不予宽贷。
除了民进党政府站在反年改者的对立面,连国民党似乎都不愿全面力挺反年改,原本甚至还要提出一个与年改会版本相差不大的修法版本,但在军公教团体抗议下才紧急撤回;而在实际审查时,国民党立委反对的力道也不大,仅一开始杯葛议事,要求一定要先召开公听会再审查,在民进党团放软姿态,同意先开2场公听会后,国民党立委也无异议地加入逐条审查,并配合连续2天开会到晚间11点多,让法案顺利送出委员会。
何时三读? 民进党团力拼临时会通过
公务员、公教人员的年金改革法案虽然送出委员会,但多数争议项目,包含所得替代率、18%、楼地板设多少等,仍得在朝野协商时讨论,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表示,希望能在6月临时会时处理相关法案,届时仍得看国民党团将如何出招杯葛。
另外,政府与反年改团体已有共识,军人的年改草案将另行处理,因此可能得在下会期才有可能审查,势必无法在520前处理;而据了解,国防部建议军人的退休所得替代率应比公教人员高,政府考量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也同意朝此方向修法。
观察反年改团体抗议现场可得知,退伍军人的声音最大,走上街头的人也较多,包含在立院外搭棚长期抗议的也是军系的「八百壮士」,在此也显示民进党政府所采取的策略正确,将军人与公教劳脱勾,降低反年改的反弹声浪,等到轮到军人年改案登场时,其他团体早已退场;但政府能不能在民众对年改议题冷感、甚至厌烦前解决此战场,仍看蔡英文是否能有足够迫力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