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第一手震撼辅导故事!少女为考前三志愿狂拔眉 母亲帮画眉掩饰

▲为了考上前三志愿,疯狂拔眉毛、拔头发。(示意图,非当事人/取自免费图库Pakutaso)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青少年自我伤害,甚至走上绝路逐年攀升,一名心理师近来出书分享校园第一手最震撼、也最令人心疼的辅导故事,包括国中女孩为了考上前三志愿,疯狂拔眉毛、头发;还有青少年为了让父母听自己说话,动了轻生念头;而她接住每个「表面难搞,但其实内心正哭泣的青少年」,也写下给老师、父母的建议

在国中专任辅导教师多年的蔡宜芳心理师,近来获宝瓶文化邀请出书《接住坠落的青少年》,经过去识别后,写下25篇文章分享辅导室的第一手案例,也都附上了沟通建议,给更多师长家长参考。

▲许多青少年默默承担「大人世界问题」,以忧郁、伤害自己的方式承受。(示意图/pixabay)

书中提到青少年在忧郁、愤怒背后,往往有说不出口的无助与惶惑,也有不少青少年默默承担「大人世界的问题」,以忧郁、伤害自己的方式承受。包括为了考上前三志愿,一位国中少女拚命读书,连出门度假在阿里山火车上都在写字修,还常虑地拔眉毛、拔头发,靠着母亲帮忙画眉毛、编发掩饰。

也有青少年反问,「我是不是要死掉,爸妈才会听我说话?」还有学生担心父母不爱自己,靠着考试作弊维持前三名;甚至有人在辅导室问,「老师,割腕不够痛了,还有什么更痛的方法吗?」

她以家族治疗的观点指出,孩子的问题其实反映出「家庭系统」的运作出了问题,就像「你追我逃」,当父母管得越严格,孩子就越反弹;当孩子越反弹,父母就更觉得这个孩子太叛逆了,不得不管,如此产生恶性循环。

▲拔毛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能舒缓焦虑感」。(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akutaso)

而书中提到的案例之一「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是一种精神疾病,盛行率大约是1%。个案通常面临外在压力,引发焦虑的感受,产生拔毛的冲动,因拔毛「能舒缓焦虑的感受,让个案觉得比较放松」,通常拔的地方有头发、眉毛、睫毛等。

不过个案往往可能会又因为拔毛的行为,感到羞耻或羞愧,影响自尊心及人际关系,而想要掩饰拔毛的痕迹。另外,有些个案也会伴随其他伤害自己的行为,例如抠皮肤、咬指甲等。

蔡宜芳解析,拔毛症的发病年龄大概是在儿童到青少年,以女性居多,时间可长可短,有些人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缓解,但有些人可能拔了很多年,一遇到压力源,就又复发了。

有些若严重到外观改变时,家长也可能被亲友质疑「没有照顾好孩子」而感到丢脸或自责,甚至更容易责备孩子。一旦责骂小孩,不但没办法帮忙孩子改掉习惯,还可能让亲子关系更紧张。

▲《接住坠落的青少年──我与那些受伤的孩子,及他们不安的家庭》蔡宜芳心理师透过25个案例,给老师和父母建议。(图/宝瓶文化)

她也提出5点建议,包括严重时至精神科就医,另外能请孩子写日记纪录拔毛的时间、地点、前后感受、想法、拔了多少等,协助厘清压力来源。同时可在手上缠绕透气胶带,协助在想拔毛时意识到自己行为,并寻找其他抒发压力的方式。尤其要理解,此时孩子「更需要家人的支持及陪伴,而非指责」。

《接住坠落的青少年》如今已发行,蔡宜芳心理师透过25个案例,从咨商心理师的角度,看见孩子们叛逆、失序行为背后的原因,也提供了很多实务经验,能让家长、老师可以用不同的视角,看到孩子想透露出来的讯息

● 《ETtoday新闻云》提醒您,请给自己机会:自杀防治咨询安心专线:1925;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