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楼断魂「生态绿廊」? 中研院:绝不牺牲动物乐园

记者戴榕萱/台北报导

建设环境永远都在面对一场拉锯战桃园观塘面临中油「第三天然气接收站」与大潭藻礁的「移地复育」问题而卡关,引发连日争议。近期,中研院院长 廖俊智上任,生态志工忧心院区新建设可能将与生态绿廊产生矛盾,提出建言,他们不愿「生态孤岛」在眼前发生,讨论虽未有定夺。对此,院方已做出良善回应。

南港山位于台北盆地东郊,四分溪从旁蜿蜒流过,起初由研究员陈宗宪发现,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的「实验水田」突然出现了娇客红冠水鸡」家族,牠们定居、筑巢、育雏,因此才对时任院长李远哲提出「生态池」的建议,想不到之后又引来小白鹭夜鹭大冠鹫禽鸟来此住居

自2000年起,中央研究院生态志工团队正式成立,他们在林区积极移除竹林,种下属于南港山上的原生小树苗,让树种呈现多样化,改变林相,随后打造出亲善的纵走步道,更让多种生物把这里当作乐园

▲ 中研院生态池中的夜鹭。(图/记者关卓琦摄)

生态志工们并非仅有院内员工组成,更另有来自各方的工程或生态专业人员,他们开始把水田逐渐打造成一片范围约250坪的生态池,近年又扩辟为750坪;原生树林在周围繁盛,鸟类带来的种子更丰富了林相,院区的生态系也逐年扩大,包含虾蟹、蜻蜓萤火虫等,宛如「生态五金行」的宝地,更吸引不少登山客及学术团体前来观察与纪录。

▲院区充满多样的原生植物。(图/记者关卓琦摄)

据了解,院区森林步道虽短,但拥有南港山系90%的树种,生态志工自李远哲时代起,长时间与各届院长培养「环境」默契,每当兴建大楼更会融合不少学者家的评估,才会动土

各地的人为活动难免会冲击大自然环境,因此中研院在建设中就秉持大自然与人造物「兼容并蓄」的理念,实现「栖地补偿」,透过复育或改善环境的方法,补偿因人为开发而失去的栖地、原有的生态系,使得原生物还得以完整保留在院区内

近年,鉴于国防部释出的南港202兵工厂,做国家生物科技园区、院区跨领域大楼甫落成,志工的忧心再度升起,他们提出,若再有新大楼伫立山脚,院区的生态很可能沦为孤岛,「难道要为一栋研究所」中断生态绿廊吗?

▲中研院计划兴建新大楼的选址,为山脚下球场,正好会挡住与南港山系的「生态绿廊」。(图/记者关卓琦摄)

中研院表示,志工口中提到的「新大楼」,这仅是内部会议中未达定论的提案与讨论,甚至没有进入表决,也非行政上的新规划,因此无法对外发表意见。 院方对此强调,内部委员都知晓院区内原生物种的多元与重要性,且院区土地利用早已处于饱和状态,因此要有新大楼更属一件不容易的事,当然更不会牺牲原有的院区环境,贸然中断热爱自然的民众与团体前来生态池与绿廊的学习机会。

另外,院方也极度重视,志工与民众对中研院环境的关心与付出,因此若有新规划,院长及内部委员都会融合各界声音与专家建议,做出生态与人造物的最佳决定,最重要的是,院方绝不会轻易末煞掉生态志工对南港山林的付出。

民众走访中研院时,不妨可以多留意当地原生植物,如绶草台湾最小的原生兰花)、台湾榉木金花石蒜天料木等,若还想听取更多的专业导览,也能组团10人以上,就能电洽秘书处公关科预约,让踏青活动变得更知性。另外,28日是中研院一年一度的「院区开放日」,民众除了在活动中可了解研究的意义与乐趣,还能在活动中获得纪念品限量 2,500份。

▼ 院区内其中一块「栖地补偿」地。(图/记者关卓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