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生病了会看医生 心理生病了你敢不敢求医?

身体生病了会看医生心理生病了你敢不敢求医?(图/路透社

记者林书荷/专题报导

人的一生难免都会有生病的时候,身体不适会去看医生,那心理生病的时候,会不会求医呢?一般人对短暂、普遍、与个人特质无关的事物不会感到自卑,那是因为知道流鼻水或咳嗽总会好起来,而且人人都得过。不过,由于对精神疾病的了解较少、社会上普遍不多加谈论,精神病似乎成为一种禁忌话题,也令求医成为了许多人不敢做的事。

身体生病的时候,你可能会说,「不好意思,我今天感冒,不方便见面」、「我发烧了,无法上班」,但是心里生的时候,有多少人会说「我精神状态不佳,不能赴约了」或是「我需要疗养我的精神健康,下周才会回来上班,希望到时能恢复到100%的状态」?

生活调适爱心会」的理事兼志工队长吴章安曾经因为工作压力罹患忧郁症。他原本是一间公司的副总,得到忧郁症前的人生一帆风顺,直到工作的挫折令他开始胃痛、失眠,才发现情况非同小可。他受访时表示,「我那时吹到风都感觉到痛」、「生病的人会将这种感觉无限放大」反映出精神疾病巨大的影响力。

▼ 「生活调适爱心会」理事兼志工队长吴章安与妻子章秀桂。(图/记者关卓琦摄)

你只是心情不好 ── 真的吗?

有时一早起床觉得全身无力,总觉得今天「心还没准备好」无法面对任何事情?有时因为工作、课业忙得精疲力尽,夜晚却辗转难眠?身边的人或许会说「放轻松」、「别想太多」,而你也可能安慰自己「最近压力比较大」、「这个关头过了就会好」,但你知道自己始终无法摆脱这样的感受。咨商心理师许皓宜表示,若持续两个星期都感到郁闷,可以找人谈谈;但若持续下去,可能就有轻度忧郁症的倾向。

人们能够从9大指标中自我检视,包括情绪低落、明显对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体重急遽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动作迟缓、容易疲倦或没有精神、否定自我价值或产生强烈罪恶感、注意力不集中或迟疑不定、经常出现负面想法,上述若有5项符合,而且维持两周以上,就需要寻求协助。

台北市联合医院松德院区精神科主任医师刘宗宪表示,判别一般情绪低落和忧郁症可用「ABCD」的方法。A代表情绪(Affect),像是忧郁、焦虑、暴躁。B代表行为(Behavior),一般情绪低落不会影响日常行为,饭还是会吃、班也会上;忧郁症是一种病,脑内化学物质分泌失调,可能影响行为,使人无法照常运作。C代表认知(Cognition),情绪低落的人反应和记忆力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忧郁症患者则有可能变得迟钝、容易分心。D则代表驱力(Drive),忧郁症患者可能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行动力降低。若ABCD都有出现,加上时间超过两周以上,就可能患上忧郁症。

▼ 台北市联合医院松德院区精神科主任刘宗宪医师。(图/记者关卓琦摄)

「精神病」的厚重标签

「爱心会」的吴章安受访时侃侃而谈,当初罹患忧郁症的他每天关在家中、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他说,当人连躺着都感到痛苦,才体会到什么叫做「生不如死」。吴章安表示 ,一开始完全排斥罹患精神疾病的可能。他找了各种理由、看遍各大门诊,想要证明自己是得了生理方面的疾病,甚至尝试透过脊椎穿刺寻找病因,一度希望自己罹患「越严重的病越好」,来解释为何无法工作、走路、开车等原本习以为常的事。只是,所有医师都告诉吴太太,「你先生身体没病,所有数据都正常,他要看的是身心科。」

吴章安的太太张秀桂是他的生活和精神支柱。她受访时以「晴天霹雳」来形容得知丈夫罹患忧郁症的那一刻。「精神病」对那时的她来说是个难以承受的标签。张秀桂表示,丈夫住进精神科病房的那一天,她转头看向门禁森严的病房,心里想着「完了,我们家出了一个疯子」,原本美满的家庭仿佛瞬间崩塌。

精神病泛指一切影响精神状态的疾病,它们攸关一切与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精神官能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病,大致可以分为焦虑性疾患、精神官能性忧郁症、身体型疾患(身心症)等。忧郁症病程约9到12个月,先天原因包括基因遗传,或是执着、自我要求严苛的性格;后天原因则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挫折、丧亲等,导致生理失调,包括食欲不振、失眠等。

▼ 刘宗宪医师表示,乐观的人并非不会得到忧郁症。(图/记者关卓琦摄)

台湾人对于精神门诊的态度与趋势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呼吁,人们不需为罹患精神病感到羞耻。它是个健康问题,就像心脏病或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说「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健康。」(There is 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人们是否依然刻板地认定,去看精神科的人神经质、软弱、玻璃心、草莓族、难相处、或是情绪不稳定……?

刘宗宪医师表示,由于经前症候群、产后忧郁症、更年期忧郁症等生理因素,普遍来说女性较容易患上忧郁症。不过,从愿意就医的人统计,女性患忧郁症机率比男性高。另外,心理上男女都承受到因人而异的有形和无形压力。

重度忧郁症的好发年龄大约为40岁,台湾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因此老年忧郁症也很常见,老年人因为忧郁症而自杀的比例约为10万分之30。上述「ABCD」方法的C所代表的「认知」功能的下降,在老年人身上容易被搞混。由于忧郁症患者可能从原本的精明性格变得迟钝,因此老人忧郁症往往会被误认为假性痴呆(失智症)。

另外,家人、好友的角色十分重要,或许无法理解忧郁症患者的感受,但是能够以倾听、陪伴者的身份,敞开心胸地守护。刘宗宪医师表示,多数初次来看诊的病患有家人陪同,不过是否单独进诊间就看当事人的意愿。他说,急性期时,亲友能做的就是给予陪伴、倾听,不需特别劝说或教训。身边的人也可以帮忙引介有忧郁症患者看医生,协助尽早就医。

吴章安成功走出忧郁症阴霾,夫妇俩在「爱心会」持续帮助许多人。张秀桂一路走来吸收许多忧郁症方面的知识,但也坦言至今仍无法了解丈夫患病期间到底「在想什么」、是什么感受,表达出无数家属的无助与困惑。

▼ 吴章安表示,生病前若是100分,现在的他就是200分了。他说,康复后的自己比以前积极,勇于学习、乐于帮助他人。(图/记者关卓琦摄)

「心感冒了」

在21世纪的自由社会中,人们对于「精神官能症」的了解还有待加强。建议焦虑症患者「放轻松」、忧郁症患者「乐观一点」是极其浅陋的。刘宗宪医师表示,乐观的人并非不会得到忧郁症,「等到他生这个病时,他的脑袋就不乐观了」。

许皓宜咨商心理师受访时表示,把忧郁症当做「心感冒了」就比较容易理解,有人天生免疫力较差,所以容易感冒。同样的,有些人的心容易生病。后天的话,有人可能忘了盖被子所以感冒了。同样的,人也可能遇到了什么事情导致心生病。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一次感冒好了后,以后再也不会感冒,心理生病也是同样的道理。

吴章安的故事是对忧郁症患者的鼓舞,这个例子证明许多事,其中之一就是忧郁症是有办法走出来的。2008年吴章安居住的公寓后山发生了土石流。后山的施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于是决定回台南老家养病。环境的改变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加上按时服药,吴章安逐渐重拾运动和生活,最后摆脱忧郁症。吴章安表示,生病前若是100分,现在的他就是200分了。他说,康复后的自己比以前积极,勇于学习、乐于帮助他人。

吴章安表示,对抗病魔的经验告诉他,若是积极面对,很多可怕的事也不那么可怕了;越是想要逃避的事物,越要积极面对。吴章安的故事还证明,思维调整的重要性,当人还没得病时,就该正面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他表示,「爱心会」鼓励患者每天做一件不同的事,上班时换一条路走、改变家中摆设等小事,也都会带来新的感受。不改变,则永远困在负面思维的循环中。

▼ 越是想要逃避的事物,越要积极面对。(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