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愿景》陈金旺玩红土 大肚山成创作养分

陈金旺作品「看破看透」(右),其同款于2022在欧洲两大国际陶瓷双年展大放异彩。(陈淑娥摄)

陈金旺以犀牛为主题的「犀旺」系列作品。(陈淑娥摄)

陈金旺从没没无闻的拳击手,变成大肚山红土陶艺大师。(陈淑娥摄)

那天驱车来到车水马龙的台湾大道,缓缓驶进一条偏僻的蜿蜒小径,沿途没有人烟,约莫10分钟,隐身在台中大肚山上一间不起眼的工作坊映入眼帘,那是红土陶艺大师陈金旺的创作基地「窑谷」。我坐在客厅,陈金旺拿出柴烧茶器沏了一壶好茶,他太太则在屋内默默忙碌着。

个头不高,年近花甲之年的陈金旺,原本是位拳击手,若跟着命运走,现在应是一名大学副教授,只因当初不想离乡背井,自己断了体育后路,却开启了另一片天。他选择继承父业,当起新闻记者,主跑文教,在耳濡目染下,跟着陶艺家「玩」起泥土,一晃眼过了25载,陈金旺从没没无闻的拳击手,摇身变成大肚山红土陶艺大师。

陈金旺国小时喜欢画神像画,升上国中后,更醉心工艺创作,自小就展现非凡的艺术特质,一直向往能考上当时省立大甲高中美工科,再顺利进入大学,但学科不如人,一切无法如愿,他与热爱的艺术擦肩而过,成了遗珠之憾。

曾学拳击 当过记者

由于兄长是国术国手,陈金旺国中时经常在家陪练,培养出运动细胞,心想既然与美工科无缘,干脆就近读沙鹿高工。他加入拳击运动培训,高中3年每天不畏刮风下雨早出晚归,假日更是200阶楼梯上下来回跑6次,这些严格的技击训练,让他苦尽甘来,透过体育保送进入大学殿堂,一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之梦。

退伍后,陈金旺原本答应到大学任教,但在回家路上,也许是不想离乡背井,突然涌现拳击手不是长久之计的念头,他反悔了!放弃了!他听了爸爸的话,继承父业投入新闻记者生涯,在接触不少艺术家后,对陶艺产生兴趣,假日整天干脆泡在泥堆里,泥的魅力,让他无法自拔。现在回想会不会觉得放弃当大学教授很可惜?陈金旺毫不犹豫说:「不会!」

不断参赛 累积经历

也许是从小就具备艺术细胞,又或者是对美术无法忘怀,大肚山红土就这么让他玩出名堂来。陈金旺忆起当年说,转换跑道时已年过30岁,由于起步比别人晚,心想一定要进步比人家快,他把客厅当工作室,终日与红土为伍,1天当3天用,投入的时间比其他职人更长,「唯有参加比赛,把资历当跳板,才能迎头赶上别人」,他坚定说道。

陈金旺不断参加国内外重要大赛,累积经历、提升自己,希望以得奖纪录补足资历的缺乏。他的努力,逐渐在陶艺界崭露头角,陆续拿下南韩清州国际工艺展、日本石川国际漆展评审奖、大墩国际美展、国家工艺奖等重要奖项,短短10年已获奖无数,实现自己的艺术梦。

「一旦决定了,就勇往直前!」陈金旺离开报社后,将陶艺当成主力,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基地,他拿出所有身家,先后砸了500多万元,在故乡大肚山沙鹿找了块地,盖起第1座窑,更打造专利双半倒焰窑,一个一个的窑陆续诞生,从无到有,在这里埋头创作已10个年头,而陪伴他长达30年、一向不多话的太太,一路走来始终毫无怨言。

陈金旺首次柴烧出来的天然泥釉就像钧釉一样,他取名「蓝星天目」,亮丽作品立刻受到各界关注,一把壶不二价2万元,没有一把能留下来,「蓝星天目」的耀眼,让陈金旺一战成名。

柴烧作品 一战成名

接着,他开始研发青瓷釉,当时没人能烧出像瀑布般的境界,但他做到了,市场也蔚为风潮。陈金旺拿着得意作品「蓝瀑」与人分享,眼神中露出自信,「蓝瀑」是窑谷的第2个招牌。

从小学到高中,若依身高高矮顺序,陈金旺座号大概就是维持在前10,但他人小志气高,从不因低人一等,而放弃高人一等的目标,也许是这股不服输的个性,让他喜欢不断挑战陶艺新事物。

陈金旺更打破大肚山是低温土的说法,成功化为釉、化为胎后,由于柴烧的不稳定性,让他创作遇到瓶颈,于是开始思考下一步挑战,决定要跟市场做区隔,「玩与人不一样的作品」。

勇于改变 却不变质

不随流的个性促使陈金旺不断自我挑战,他再将大肚山红土进化,运用在现代陶,把脚底下红土化为彩妆土,当成化妆土铺在表面,开始大自然模仿、意象塑造,烧成像「锈」的效果,破铜烂铁的拟真,点亮了「锈」的肌理,除了感动观展民众外,也感动了陈金旺自己。

2021年「红土锈然大器」以犀牛为创作发想,在彰化生活美学馆展览不仅大获好评,这位年近花甲之年的红土大师,参加西班牙陶瓷双年展及葡萄牙陶瓷双年展,硬是抱回2座大奖,荣耀得来不易。

陈金旺说,每个阶段都有想要呈现的理念,从事创作,想法还是要变,不变的话,没人愿意收藏,但改变之下却不能变质,作品的识别度很重要。「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陈金旺的作品,「形可以改变,但要让人想到『锈』,就想到陈金旺!」

访谈中,二女儿始终在一旁陪伴,陈金旺介绍说,老二跟着他学陶1年多,是大甲高中广告设计科毕业,他笑着说,「是帮爸爸圆梦了。」老二在外工作3年后,选择回家帮忙,陈金旺说,家人的成就,让她有了信心。

「我虽然起步晚,但坦白说,超越很多人!」由于非科班出身,陈金旺前10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不敢道出自己是新闻工作者,怕被说不够专业、是玩票性质,但一连串获奖及无数的创作被肯定,现在的他不但不忌讳新闻工作出身,甚至感到很骄傲,「因为我对陶艺很有信心。」

做一行就要像一行

从拳击手、新闻记者到陶艺大师,做一行像一行是陈金旺的写照,这40、50年一路走来,总是充满希望与目标,一生中的三大专长,愈到人生下半场,成就愈是焕发。经验告诉陈金旺,不是科班不要紧,只要找到兴趣,肯多看、多阅读、多学习,没有跨不过的业别,一定能闯出一片天。

泡茶桌上,陈金旺拿着创作的柴烧茶器,缓缓将茶叶倒入,沏出了甜爽、甘滑而醇厚的滋味,这茶就是香。太太走了出来,默默坐在另一隅,每当陈金旺略有记不得过程时,她才会适时提醒,虽不多话,但总能在先生最需要的时候出声,这无形的力量,应该就是让他勇于不断自我挑战的那股神秘动力。

陈金旺赋予大肚山红土生命力,如果你问他红土的未来?他会以电影《玩命关头》来比喻:「请看续集。」

陈金旺小档案

● 1963年:出生于台中梧栖

● 1985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

● 2001年:南韩清州国际工艺双年展入选

● 2002年:日本石川国际漆展评审奖

● 2002年:大墩国际美展

● 2004年:国家工艺奖

● 2015~2016年:中国辽宁技术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

● 2019年:辽宁省江官窑博物馆陶艺指导教授

● 2022年:欧洲两大国际陶瓷双年展获奖

● 座右铭:唯一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