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政治奇迹

对于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真谛国民党共产党正统论述有相当大的差异,但也有若干相契合之处。国民党将辛亥革命定位为「未完成的革命」,而共产党将其定位为「不彻底的革命」。不过,这两种历史解释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面向共和的建立主要是透过政治协商让清帝和平逊位,既幸免了生灵涂炭,也避免了帝国的分崩离析。这场中外古今历史所罕见的「大妥协」,充满着高度的政治智慧,其难度犹如创造政治奇迹

从国民党的角度,辛亥革命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因为民国成立之后,中国并未顺利的踏上民主共和坦途。一九一二年南北议和之后,孙中山先生将临时大总统位子让给袁世凯,然后革命党人制订《临时约法》试图推行内阁总理制,并要求袁世凯到南京就职,但并未能有效约束袁世凯的政治野心。袁世凯的称帝闹剧虽然最终导致众叛亲离的下场,但中国自此陷入军阀割据、四分五裂之局。终其一生,孙中山先生的建国理念并未能付诸实现,在他临终前还不念念不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共产党的正统论述不脱阶级斗争理论的窠臼基本上将辛亥革命定位为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因为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而不是让无产阶级翻身的革命。不过,中共一向尊奉孙中山为革命先行者,因为他们高度肯定他一生所坚持的反帝国主义与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的基本立场。共产党的历史论述认为,虽然孙中山曾经提出「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主张农地应收归国有,再由国家授之以田,农民向国家直接缴交地租,消除地主的中间剥削。但此一主张并不为许多同时代的革命同志所接受,所以共产党总是宣称消除地主阶级的革命目标,最后是在他们手中完成的。

上述这两种定位都未能呈现历史的全貌。最近不少历史与政治学者将焦点移转到从武昌起义到清帝逊位这关键的历史转折,如何可能避免了内战的浩劫以及国家结构崩解,这样的历史结局不必然会发生。严格说起来,辛亥革命并没有像法国大革命将波旁王朝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那样直接「推翻」了清朝与帝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清朝的统治者乃是迫于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南北分裂,以及袁世凯掌控的北洋军系倾向议和,最后做出明智选择,顺应历史潮流,颁布「逊位诏书」,将统治权和平过渡到共和体制。

但这绝对不是清廷唯一的选项。当时,南方政府有效控制地区有限,也尚未得到列强承认;而清朝仍有效控制北方,军力上仍处于优势,更何况清廷还有退回关外进行长期抗战的选项,如果清廷决心困兽犹斗,结局如何还很难意料。不过,清廷最后没有做出鱼死网破的决定,一方面顾虑北洋新军不听指挥,也顾虑到散落各地满族安危,更顾虑到全面开战必然导致帝国版图分崩离析,以及虎视眈眈的列强随时准备出兵干预。

引导清廷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关键之一,是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在南京发布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在这份重要文献里孙中山排除了不少拥抱汉民族主义之革命党人所主张的「十八省独立」的架构(也就是剥离满蒙藏,在汉族集中地域建立一个民族国家),而明确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的五族共和方案。同时,南方临时政府又抛出两个重要的议和条件,一是主动提出「清室优待条件」,第二是孙中山主动表示愿意辞去临时大总统,虚位以待袁世凯。最后,透过袁世凯与清廷协商,达成「清室优待条件」以及「逊位诏书」内容的共识宣统皇帝退位后在紫禁城内仍旧可以像教宗梵谛冈内一样享有崇隆的地位与待遇

辛亥革命是发生在一个民族构成相当复杂的帝国,而最初的有力革命诉求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类似欧洲民族主义的汉民族建国运动。在世界近代史上,多民族帝国的共和革命极易造成国家分裂,无论是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还是鄂图曼帝国都无法跳脱此一命运。辛亥革命却最终并未造成国家解体以及民族冲突,民国基本上继承了清帝国的版图与人口,不能不说是个政治奇迹。(作者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