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弋丰/「前瞻」却不顾泳后?从5帝国崩溃说起

▲美女泳后「丁妹」自拍影片怒爆:台湾体坛超黑。(图/翻摄自YouTube影片/SportziMitzi 丁妹)

国内运动协会积弊,每当重要赛事必再度爆发。世大运比赛在即,然台大泳后丁圣祐却赌上自己的未来,自制影片揭发中华民国游泳协会诸多不合常理的遴选制度,获得多方舆论支持。

林全内阁先前在奥运争议时,曾信誓旦旦要改革体育协会诸多问题,推动《国民体育法》修正案,可却迟迟没有动静。这些早让人民十分不耐的弊端,政院却当成「小事」,一心只忙着护航「前瞻计划」,浑然不知体育改革的怠惰已让民怨怒火中烧。

事实上这次的「瞻前不顾泳后」事件导致林全内阁陷民意危机已非第一次,因为林全组阁以来几乎天天忙着灭火,每遇轻微事情都不闻不问,非得等到火烧屁股才知其严重性,屡次下来已造成人民与政府互信低落且激化对立,更使得施政愈发困难。

蔡英文总统当初认为「党指挥枪」可确保施政效率,于是不顾批评以总统之尊兼任党主席。当时的她,恐怕也没料到会演变成这副德行吧!因为当指令一元化,执政党立委纳入党的指挥之下只能力挺政院,其他「建议」政院大可不予理会,导致代表民意之人失去将民意导入政策的功能,于是政院自行其是、偏离民意,让人民愈看愈火大。

台湾人受到戒严时期的教育影响始终迷信「开明专制」,总以为专制独裁有效率,如今台湾已经民主化,但光是总统兼任党主席这种「微独裁」就已发生如此障碍,足让台湾人心生警惕。

此外,台湾人有时称羡新加坡,或是以为「开明专制」是「亚洲特色」,然「开明专制」并非亚洲特色,而是欧洲人最先发明与使用的。尔后随着人类文明、产业与科技发展,专制体系逐渐窘迫,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开明专制」的发展已到了尽头,全球五大帝国,不论是「开明专制」的翘楚,或试图以「开明专制」续命国家,都在此时相继轰然倒坍。

第一个崩溃的就是大清帝国。当时大清帝国正望以立宪自救,但满族亲贵并不想往民主方向发展,仍希望政权一把抓,最后打造成虽有立宪外观,但政权依旧牢牢把持的「开明专制」。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就是「皇族内阁」,此举让领导阶层与民意脱节,下达错误指令,使得原本对立宪抱有期望的各省仕绅离心离德,成为大清灭亡的原因。

▲《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廷与英、美、日、俄、法、德、义、奥匈、比利时、西班牙与荷兰所签订的和平协定。(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那年,上海引爆「橡皮金融危机」,原本蔡乃煌已第一时间调度款项欲出手稳定市场,但不知事态严重的清廷却只忙着催促他提款支付每年需缴的《辛丑合约》赔款,甚至将蔡乃煌革职,且不顾警告硬从岌岌可危的钱庄体系中提款,于是引发金融风暴,导致全中国钱庄体系连环倒闭,也造成川汉铁路炒作资金亏空所引起的四川保路运动」。

四川掀起「保路运动」时,总督赵尔丰先向清廷传达民情,表示应该怀柔,可清廷却严令要求他镇压,结果引起四川各地的暴动,起义人数多达20万人。清廷虽欲调度湖北军力前往平乱,却让武昌起义成功,于是早已离心离德的各省仕绅极力劝说总督宣布独立,各省响应之下,终让清帝退位下台。

满清的垮台,可以看出当一国的规模或面临的挑战大到一定程度时,专制体系中绝对的上对下关系易导致下情无法上达,使得国家决策错误,造成管理无效,终必崩溃。果然几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下一个崩毁的,就是俄罗斯帝国。

帝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推动许多开明措施,但尚未纳入代议立法权,也就是说仍维持绝对专制。然而帝俄广大的领土与复杂民族情势,早就超过「开明专制」体系所能管理的范围,于是1905年,因日俄战争已超出帝国所能负荷的能力,于是爆发革命,尔后在军事败北、内外交逼之下沙皇只好往更开明的方向改革,制定宪法、举办全国选举。但沙皇仍为绝对领袖,国家议会议员一半由选举产生,另一半由大臣会议指派,也就是说并未民主化,仍是「开明专制」统治。

俄国英法的协约国之姿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大规模战争对国家管理能力施以的终极挑战,远超过「开明专制」统治所能处理的程度,因为管理能力低落使得俄军装备不全、后勤缺乏,也因此在德军强攻之下,损失数以百万计。尤其经济崩溃、恶性通货膨胀人民无法生存,于是1917年引爆另一场革命,最终沙皇全家被杀,俄罗斯帝国轰然倒塌,在废墟中产生苏联。

帝俄崩溃了,但它的战争对手们也没好到哪去。不论是专制体系早出现问题成为「欧亚病夫」,之后努力想尝试如何「开明专制」的鄂图曼土耳其,还是「开明专制」部分成功,但受制于复杂民族组成的奥匈帝国,又或是「开明专制」的最佳典范德意志帝国,这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通通无法熬过战争的压力测试,于战后全数灭亡。

▲「开明专制」对大国而言很难让下情上达,只能用来治理像新加坡这样的城邦小国。(图/记者林世文摄)

德意志帝国之所以盲目的走向这场打不赢的战争,原因之一是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相信参谋总长小毛奇(Helmuth Johannes Ludwig von Moltke)所策画修改版施里芬计划」(Schlieffen Plan),认为德国可以两面作战、先后抗击法国与俄国。但当时的军事机动方式尚未机械化,却已出现火力强大的机枪,让战场上的防守方较占优势,德军花费远比计划还要长的时间才攻占比利时,这也让法军有时间总动员,于是缺乏机械化移动方式的德军来到巴黎附近时早已疲惫,败于法军反攻,无法快速击败法国而陷入长期战役。

威廉二世战前也曾试图避免战争,若是下情更能上达,明白小毛奇的计划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是否德意志帝国就会尽更大的努力避免战争,逃过战败、帝国灭亡(成为威玛共和)的命运?

历史没有如果。1912年大清帝国灭亡,1917年帝俄灭亡,1918年德皇退位、奥匈帝国解体,1919年英法占领伊斯坦堡,鄂图曼帝国崩溃。当年世上五大帝国,不论是「开明专制」的典范,或是正在努力学习「开明专制」,在短短7年之内先后灭亡并非巧合,而是标志着从字面上看来好像很开明的「开明专制」已无法应付时代需求。如今,「开明专制」只能用来治理像新加坡这样的城邦小国。

五大帝国灭亡的历史,可以让我们思考民主制度不是只为人权,而是在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愈来愈精深繁杂的情况之下,需提供「分散式运算」,以免中央情报断绝而做出错误决策,或因决策负载过大而「当机」。设置代议民意有其根本意义,执政党应理解民意代表的重要性,委以重任,做为共同协助执政的耳目手脚,而非将执政党国会议员当成纯护航投票的工具,否则,继续发生「瞻前不顾后」的事件,只是意料之事。

好文推荐

蓝弋丰/7月4日还没诞生 衰小美国转大人

蓝弋丰/战科系?没路用不过是龟笑鳖无尾

蓝弋丰/玻璃心们与鸦片战争

蓝弋丰/同婚=少子=人口老化?逻辑数学有问题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蓝弋丰,台大医学系毕业,现任科技新报数位内容行销总监。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