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海外─求存、扎根与传承〉──书院 向东方传教的前线基地(上)

编者按

1959年香港出生的卢业梁先生,现任高柏资本控股集团主席,日前以英华书院校友身分前往马来西亚,进行了一场历史文化寻根之旅,有感而发写下〈华人海外─求存、扎根与传承〉一文,即使远在南洋,许多华人家庭始终延承中国传统习俗家风,这些都为华裔新生代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养料,也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代代相传。

4月上旬,我们一行36人,包括校长校董会主席及各届(从1965届至1998届均有)毕业的英华师兄弟,一同参加母校英华书院创立200周年的历史文化寻根之旅4天游,首次踏足麻六甲。这个位于马来西亚的南洋小镇,骤看仿如3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的厦门,又似20年前的东莞……

凭吊遗址教人欷歔

麻六甲英华书院于1818年成立,由伦敦传道会传教马礼逊牧师(Robert Morrison)与米怜牧师(William Milne)创办和管理,是为远东区首间英式学校,造福当地人及移居当地的华人。在文化交流上,它印行出版了最早的华文杂志,介绍中国典籍和西方科技。它又锐意培训传教士教授中文,印刷出版首部中文圣经及传教刊物,成为伦敦会刻意在麻六甲建立的传教站。

当时,清廷严禁西洋人学习中文、「私自刊刻经卷,倡立讲会」及向人民讲经传教,对违反者以「绞决」处治,使得传教士以麻六甲为基地。不过,帝国主义者没有死心,宗教在有意无意之间被利用为帝国主义者入侵东南亚及中国的「工具」,而书院也就成为向东方传教的前线基地。

从马礼逊和米怜草拟的「英华书院计划书」中,可知书院设立的目标:「本校实行双轨教育制,既教授中文,也教授欧洲文学。一方面可让来自欧洲的学生有机会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字,另方面也可让恒河以东的学生学习英文、欧洲文学和科学。」此外,马礼逊在为英华书院签订的契约书中,更直接表明,该院的学生「在学成之后,将会被派往恒河以东的亚洲各国,引领人们归依基督教的信仰」。

英华书院从1818年创立,到1843年迁往香港,在麻六甲历时25年,共7任校长。学生主要来自麻六甲当地的华人家庭,初创时只有7位,以后维持在2、30位之数,最多时达到7、80位。当时在麻六甲的居民中,华人只是少数,书院学生仍以华人为主,西籍学生不多。华人中虽然大部分人讲闽南语,但书院仍坚持以官话为主流。这些安排都反映出马礼逊和米怜的心愿:这所学校是为中国将来宣教而设的。

马礼逊儿子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在鸦片战争后,曾先后担任英国全权代表懿律(George Elliot)和璞鼎查(Henry Pottinger)的翻译,参与中英之间的谈判,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起草与签订。他精通中文,游走于官员之间,在清廷官员眼中,他竟被误认为最具权力的代表,而事实上,清廷最终所失比预期为多,关键在于他。

中国将香港割让给英国,英华书院旋即于翌年(1843年)由麻六甲迁往香港,校舍设于港岛荷里活道与士丹顿街交界,为香港第一间西式学校。

在个人感情上,我们缅怀马礼逊牧师创立英华书院的事迹,认同他在教育及文化交流上的贡献,但站在大历史观上,却对他们父子在英国打开中国门户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遗憾。他们先后服务英国朝廷,而英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别无二样,先是进行文化渗透,继而军事动武,最终侵占土地,豪夺经济利益。直到今天,部分地区问题仍纠缠不清。踏足麻六甲,凭吊学校遗址,教人欷歔不已。

惊人的经济蚂蚁

漫步麻六甲的街道,随意钻进一间生果铺,华人面孔的老板娘便是典型的南洋移民─客家人,祖籍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在麻六甲已是第5代。而店里年龄相仿的山东姑娘,则是以游客身分来麻六甲旅行。时光流转,同样是炎黄子孙,同样站在麻六甲的土地,身分、地位、处境,已随着中国的崛起发生巨大转变……

十八世纪以来,在中国盛转衰、西方霸权强横的时代,华人离乡背井来到麻六甲,为讨生活而落地生根,可是国家因「路远」而保护不到人民,令致他们境况凄惨。据载,1800年至1820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驻在广州的洋行,从黄埔、金门和澳门多次偷运中国工人到麻六甲、槟榔屿、圣赫勒拿岛等地,迫使长期劳动。

当年,清廷无意经略域外,而东南亚的华人处境堪忧,怎样才可自保?百多年后,周恩来总理点出了窍要:当国家无法保障华侨所在国的安全和正当权益时,华侨可入籍所在国。他并且表示,海外华人应当效忠入籍的国家,与当地人民一同为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独立和文化作出贡献。人民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积弱受压,海外华人也难逃被欺凌的命运,这真是万般无奈之下务实自保的做法。

事实上,当年华人确如周总理所想所做。大马首富、糖王郭鹤年曾形容华人为「地球上最惊人的经济蚂蚁」,表示海外华人实在是对东南亚发展贡献良多的无名英雄,不仅勤奋高效率,更重要是肯吃苦、耐劳。他说,这些贫穷的华人迁移至东南亚,走入森林经营木材、割胶采锡或开小店铺,肩起了这些费力的工作,塑造了当地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