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海外─求存、扎根与传承〉──不忘本 华侨出钱办华语教育(下)

郭鹤年又指出,大部分海外华人都秉持道德操守,推行公平竞争,华人身无分文时,愿意做任何事获取资本,之后就会努力超越过去,成为具备道德声誉的商人。无论受过高等教育或没受过教育,每个华人都非常具有批判性,因为他们都已在家教中受薰陶、耳濡目染下传承中国传统固有的道德价值,并身体力行

「卖猪仔跨海谋生

我回顾这段华人越洋谋生的血泪史,当年腐败无能的清朝变成百废待举的中华民国,扎着「猪尾巴」小辫子的中国人「卖猪仔」漂洋过海谋生存,而今时今日,穿戴光鲜的中国人以管理层身分南洋诸国输出高铁技术,前后对比之强烈堪称脱胎换骨。国家站起来了,当年地位卑微的华人也不再是任人鱼肉的东亚病夫。身在麻六甲这遍布华人足迹的小巷,脑海中这时空交错之景,教人感触,眼眶在不觉间有点润湿了。

文化和教育的传承上,马来西亚华人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坚持,他们不忘根本,坚持把下一代送到当地华文独立学校,接受正统的华文教育,修习中文和文学。除了两岸三地以外,马来西亚是唯一拥有小学、中学、大专完整中文教育体制的国家。不过,基于历史民族因素,马来西亚政府一向对华文教育态度保守,采取限制的政策,因此华文教育在该国终究是敏感的议题。

1955年,马来西亚政府发布《拉萨报告书》(其后还陆续推行一些法令),规定马来西亚要实行「一种语文,一种源流」,原则上只教马来文,教中文的就不能得到补助。这对华文教育当然是很大的挑战。当时,以林连玉为代表的一些马来西亚华侨,决定无论怎样,都要把华语教育办下去,就算政府不给一分钱。华侨自己也会出钱办。1956年,林连玉争取到了让所有的华人子弟能够登记入籍华语学校读书,这奠定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重要基石。时至今天,华文学校没有获得政府资助,仍是独立、由华侨开办的,不过,修读人数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减少,相反,随着中国在马来西亚加大投资,协助发展,预期华文将会更受重视,有更多人修读。

见识中华传统美德

家庭方面,华语仍是成员交谈的惯用语言,普通话固然是主流,而闽南话客家话、广东话等都随处听到。因此,在麻六甲逛街、乘车、购物期间,我毫不犹豫地用华语跟他们谈话,而他们也不会用英语应对。「同气连枝」的感觉并不陌生。

是次麻六甲之旅,确实见识到中华传统美德,无论是会馆或祠庙楹额上的联语牌匾,标示着儒释道的劝世格言导人向善,尤其难得者,在有限的接触中,我见识到华人传统的温柔敦厚,无论男女,没有奸猾狡狯的行为,默默地谨守工作岗位,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作介绍。不敢说「礼失求诸野」,但从他们身上,寻找到久违了传统的厚实朴素气息和修养。

当地的华侨,一直保留华人的族群身分认同,完整保留华人的文化、母语传统习俗,同时,也能以英语和马来语与其他族群沟通,彼此和平相处,足见文化共融的影响力。一代代海外华人精心培植文化沃土,自发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完备的华文教育体系,许多华人家庭始终延承中国传统习俗和家风,这些都为华裔新生代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养料,也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代代相传。

历史上,中国对南洋从没有用强逼迫,占夺当地人利益。明代郑和从1405至1433年间,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无敌舰队」,7次下西洋,纵横往返于南海、印度洋之间,最远曾抵达非洲东南岸。他的船队曾多次踏足麻六甲,都为礼节拜访,宣示友好,仅有一次用武,只为呼应皇室求援,平息叛变而已,并没有将其变为中国殖民地,是为与外国关系的典范。其后,中国移民含辛茹苦,带来中华传统和文化,也都只是默默扎根传承。反之,西方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迭次登陆,都为着土地和经济利益,而基督教传入和带来的「恩惠」,并不足以填补当地人所失去的。

人民的命运往往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如今,海外华人得到所在国的尊重,处境早已大大改善。近日加拿大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承认华人过往受到剥削和歧视,并承诺缺乏公平和公义的历史不再发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除了下南洋,亦有数以十万计华人远赴加拿大卑诗省,成为修建太平洋铁路苦工。温哥华政府资料显示,修建铁路的1万5千名华工之中,超过4千人客死异乡。铁路完工后,加拿大政府通过《华人入境条例》、《华人移民法案》等歧华、排华法案,向华人开征重额人头税及限制华人入境,卑诗省更立法禁止华人投票长达78年(1871-1949)。

1972年,电影《精武门》里,李小龙愤而撕烂「东亚病夫」的牌匾,那刻,全院观众起身拍掌,今天,中国真的站起来了!对民族历史的自信,对中华文化的不离不弃,令海外华人在国家几度沉沦又几度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打不垮,始终坚强,始终生命力永恒。

是次旅程,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综合大小历史发展,以及我个人的经历,感受殊深。谨借芜文,跟大家分享。(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