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者岂能如乡民!

插图(左耳)

实习生水球事件,从孩子犯错,演变成绿营眼中中国统战,学者网民嘴里政治斗争问题是,面对台湾孩子只因到大陆念书就遭恶意消费,作为第四权,能袖手旁观吗?所以,《中时》挺的,不是1位学生,而是坚持台湾人不该再因为两岸立场的不同,而被迫面临扣红帽绿色恐怖。

力挺所有被扣红帽台湾人

实习生丢水球事件,确实混淆了记者受访者界限,的确有错。但既为学生,理应有机会借由犯错而修正,达成教育目的;若能从中反思改进,何尝不是另种正面教材

民进党民主名行反中之实,不意外,但却有一群不明就里者拿香跟拜。

传播学者管中祥说,《中时》若为同学好就该共同承担,而非把人推到第一线。问题是,到底是谁肉搜这位学生?是谁起底了他的家庭?又是谁,挟国会名义,以不符比例原则方式指名道姓进行追杀?管教授难道不晓得问题的答案?如果知道,为何不说?是装睡没看见,还是不好意思指责自己人?

冒然批判选择性话说一半

如果,管中祥只是个路人甲,至少没有误人子弟的可能。但,他是教传播的老师,若没搞清楚状况,就冒然批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事,甚至选择性的只把话说一半,这恐怕已非学者,而是乡民。学生看在眼里,作何感想?

尤其,作为传播学者,理应晓得何谓媒体编采独立性,岂能企图介入报导取向?难道他没察觉,这些言论,其实就是他正在指控的事吗?

又或者,近日脸书热传《风传媒编辑吴尚轩将此事说成「消费实习生政治斗争」。问题是,这位实习生的遭遇,难道不是近年来许多台湾人的缩影吗?当你我因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或生活所需,选择与大陆交往,就必须被扣红帽,这种现象难道该任其恶化?

无中生有就只为换一个赞

可以理解许多人总想用一句煽动性的话,争取同温层认同;问题是,利用无中生有、罗织罪名所换来的「赞」,对学生会不会太残忍?

当然,《中时》可选择与实习生划清界限,把错推给个人,甚至伪善地自我批判,借此赢得掌声。只是,作为第四权,若无当为则为的勇气,人云亦云,才真是愧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