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深究藻礁议题 曾文生:三接会付出代价 但效益是好的

三接与藻礁保育、能源转型关系对焦会议〉之生态报告综合讨论。(地球公民基金会提供)

珍爱藻礁公投成案距离8月公投仍有一段时间,环团今(14)日召开「三接与藻礁保育、能源转型关系对焦会议」,共同商讨大潭藻礁的保育、三接工程及能源转型期程经济部次长文生表示,去年工业港钻探资料显示,水深超过18米的礁体上层「只有泥沙」,并没有壳状珊瑚生长其上,强调三接盖下去虽然会付出代价,但效益是好的。

13个环团今日联合召开「三接与藻礁保育、能源转型关系对焦会议」,也邀集经济部次长曾文生及许多专家学者与会,针对藻礁保育和能源转型深度讨论。

曾文生表示,2020年工业港钻探资料显示,水深10到18公尺的礁体厚度只有0.2到1.2公尺,上层几乎都覆盖泥沙,要开发而完全不影响环境是不可能的,三接的兴建有其必要性和急迫性,能源转型、减煤期程、环保要取得最大平衡,「三接工程会付出代价,但却有更好的效益。」

中兴大学生命科学系特聘教授林幸助表示,中油提出的回避方案已经让大潭海域发挥最大的生态系服务效应动工2年至今对大潭G1、G2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大潭藻礁的生态会比观新藻礁要好?底表生物观新也要比大潭来得多。

「观新也有数量不少的柴山多杯孔珊瑚,大潭漂砂污染问题不解决,移出三接也不会让大潭生态变好,兼顾生态、生产生活才是永续解方。」

不过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研究员林子皓看法不同,他说,人为在海域开发影响其他地区冲击常被忽略,藻礁生态系是少数以壳状珊瑚为主的生态系,大潭专用港的施工将会改变原有栖地特性,冲击的不只是大潭,邻近的观新藻礁也有可能受到波及

林子皓说,施工带来的海底噪音很少人提起,就连环评中都没有谈到,「真的像很多人说的没有影响?这值得思考。」

现场环团会后发布联合声明,支持兴建天然气接收站增加气源,保护藻礁与三接工程之间并非零和关系,同时应考量减煤期程影响最小化以及藻礁保育最大化的可行方案,让台湾的能源转型有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