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变异毒株传播力翻一倍,专家:疫情可能会在1-3个潜伏期得到控制
自5月21日,广州市在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中排查出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以来,截至6月10日24时,广州全市已累计报告128例本土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121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截至6月10日,广州市有两个高风险地区和12个中风险地区。
本轮疫情由最早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引起,与我国此前疫情相比,有一些不同特点,与此同时,我国的相关防控政策也在进一步完善。
疫情特点一:变异毒株传播力是此前毒株的1倍
6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说,这次广州发生的疫情是由最早在印度发现的B.1.617.2变异株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给它命名为德尔塔变异株,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这个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比较强,它比过去的老的毒株传播能力提高了100%,就是提高了1倍,比英国首先发现的毒株的传播能力提高了40%还要多。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说,该病毒传播力强“体现在可以通过吃一顿饭等短暂的非直接接触就造成传播。”本轮疫情的第一位确诊患者,在餐厅吃了一顿早茶后,便传染给了未戴口罩的服务员和一起吃饭的另外一人,病毒由此进一步传播,短短10天内,已经出现了5代传播个案。传播力如此之强,在我国此前的疫情中并未遇到。
疫情特点二:确诊病例中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超过三分之一
本轮疫情中,免疫力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感染者众多,超过确诊病例的1/3。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介绍说,其中60岁及以上者占30.1%、14岁及以下者占12.8%,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1岁。因感染的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给医疗救治工作带来挑战和压力。
除了传播力强,本轮疫情的患者病程进展也比较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张忠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危重症病人和重症病人几乎都是发病3~4天后病情加重的,其他疫情中发烧的病人不多,而这次80%的患者都在发烧,而且很高。此外,患者的病毒载量也很高,降低速度很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管向东表示,和以往聚集性疫情的病人相比,广州本轮疫情转为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相对偏高一些,大约占比10%~12%,以往疫情有的是2%~3%,高一点不过是5%~8%,有局部到8%~10%的,“有可能和这次毒株致病能力强有关系”。
6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说,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主要是在18岁以上人群中开展,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3~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
据了解,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灭活疫苗在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以后,继成人使用之后,继续开展了3~17岁人群的扩大临床试验,积累了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及时上报国家,经过专家的认真审评论证,充分证明了在3~17岁人群使用是安全的。
崔钢表示,接下来会根据疫情的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的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同时,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把儿童青少年的接种工作组织实施好。
6月3日,陈薇院士在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称,其团队正在研究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我们正在申请紧急使用。”陈薇院士介绍说,该疫苗是非注射、非冷链疫苗,只需针剂疫苗的1/5的剂量,且不用一瓶一瓶装,疫苗瓶子产量不足的瓶颈问题也可以解决。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介绍说,该疫苗已经在做一二期临床试验,收集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适时组织专家论证,评价这种给药方式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继而在三期临床试验或者紧急使用过程中,进一步验证它的有效性。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的广东此轮疫情来看,没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群,这说明我国的疫苗对广东传播的毒株仍然有保护作用。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对我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通过接种疫苗,如果人群当中有免疫力的达到了一定的阈值,就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流行强度或者阻断它的流行。
截至6月1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4529.9万剂次。其中,广东省18-59岁人群累计接种8068.26万剂次,累计接种6290.76万人,目标人群覆盖率达75.77%。6月10日,广东省新增接种262.95万剂次。接种第七个、第八个千万剂次,广东均仅用了4天。
端午假期,广东省疫苗接种工作照常进行。
预测:疫情可能会在1-3个潜伏期内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本轮疫情病例间的传播关系都是比较明确的,近期报告病例多来自封闭管控的区域以及隔离观察的人员,疫情自发生以来至今已经超过14天,还没有发现在其他省(区、市)有关联病例发生,广东省内也仅仅出现了有限数量的跨地区传播,而且传播关系都是清楚的,防控措施采取也比较及时。
结合当前各地采取的防控措施,专家研判分析认为,随着行之有效的聚集性疫情处置措施落实到位,本次广州疫情呈现阳性感染者逐渐减少的走势,风险范围日趋局限。但不排除还会有散发病例发生的可能。
据了解,我国进入常态化防控以来,已经经历了由境外输入病毒引起的30起新冠肺炎疫情。冯子健表示,每一次传入和引起本地传播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包括近期广州、辽宁、安徽、云南疫情在内的多起疫情应对处置都显示,我国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和策略是有效的,“要继续按照常态化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人际距离等措施,加强疫情监测,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当地党委政府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开展流调,对密接人员彻底进行隔离,及时开展核酸检测,疫情一般都会在1-3个潜伏期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