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改变影响东台湾防卫? 张竞:没那么简单
潜舰作战是会受洋流影响,但也不用夸大它的效应。(图/美国海军)
前几日,《南华早报》(SCMP)发表一篇台湾东海岸的防卫局势专文,提到流经东部的洋流出现温度变化,可能对潜舰的活动带来影响,该文还扩大讨论层面,谈及要是两岸开战,台湾东部可能是登陆攻防战的地点。对此,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张竞博士则认为「军事作战环境问题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张竞一一分析《南华早报》的特稿,比如新加坡学者许瑞麟(Collin Koh)称「中共海军潜艇学院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黑潮对潜舰作战行动的影响...在两岸爆发冲突时,潜舰将扮演封锁台湾的角色。」
对此,张竞大略同意此说,并指出中共开始建立潜舰部队时,也同步进行水文资料搜集与研析,其实研究范围也不止限于亲潮与黑潮,也不只军方在研究,而是整个大陆的海洋研究学术团队都有参与。
整个中国大陆对于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涵盖领域,涉及其中包括渔业捞捕与养殖之生物资源经营,再加上非生物资源上探油与矿物采集,此外亦与气候气象观测、海象预报、河海工程、航标设置以及其他人类海洋活动密切相关。
所以水文环境对于海军作战所产生影响之研究项目,并不会仅由潜舰学院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而且其所进行过之长远期程,亦将远超乎外界想像。同时这些海洋环境研究,在各个不同科学研究单位之间都会资讯共享,相互切磋与交换研究成果。
「吾人观察中国大陆这些科学活动时,视野必须扩大,才能够理解掌握整个面向。 」
然而,SCMP文章提到的「大陆若发动攻台战争,东海岸将成为重点战场」),就有些问题了。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东部海运活动状况,以及重要战略物资(包括天然气、原油以及燃煤,与大宗物资食粮谷物等),其运量可以与西部港口相比吗?显然不行,既然如此,夸大东部航运的地位就显然失真。
虽然东部海域寛阔水深,平均深度1000公尺,潜舰在此巡游确实很有利,但须知潜舰作战是跟着航运目标轨迹进行兵力部署,而不是专挑软柿子吃,仅是潜舰活动的有利海域,但却没有航运活动,那就等于是傻傻地守株待兔,却遇不到兔子来撞树的浪费时间。
所以「问题不在于水深,而是在于有没有目标!」,要是解放军潜舰部队花费九牛二虎之地,到达东部海域完成兵力部署,却傻傻地等不到目标,这才是闹出大笑话呢!
另一个常见的迷思是,对东部基地的想象,该文提到「1970年起,国民党政府开始将关键基地移到容易防守的东部。」
张竞则表示,就台湾整体防卫态势来说,其实并无将大量关键基地(key bases)东迁的情况,至少就目前东部与西部兵力配比来看,显然仍然是以西部为主力。诚然在东部确实有认真建设海空军基地,但此举与「西岸水浅,容易受到破坏」,不出其中因果关系。
更明显的错误则出在东部是登陆战地点,文章提到「因为东部水深足够,是共军会选择的登陆战的地点。」
张竞则对此说法完全不同意「我建议讲这句话的军事专家,好好去查阅战史,两栖作战是根据后续陆上作战需求来挑滩头,避免必须当面攻坚,尽量是在天时(亦就是气象)与地利条件有利,再加上登陆目标区滩头防御薄弱,趁虚而入站稳脚步,然后再继续突穿敌方防线扩大战果。」
「水深从来不是登陆地点选择的考量,这些两栖兵力舰艇在台湾海峡开来开去,以075登陆舰为例,从舰艇尾部闸门换乘到陆战队两栖输具不成问题,或者直接由甲板起飞各种旋翼机兵力,那就更不受水深影响。」
最后必须提醒,洋流与潮汐对于潜舰运动产生限制,或是干扰鱼雷性能,都要与水深以及水域宽度密切相关。在开阔大洋水域,洋流与潮汐效应会被稀释,但狭窄水道,水深若是有限,再加上急速流向又不稳定之洋流,那可就是要人老命!
张竞最后强调,军事作战的变数很多,只凭少数的几项:洋流改变、海岸水深,就来扩张解读东部的战略环境,会出现偏差。只是「现在是个浅碟思想时代,读者懒得听认真详细之说明,只要重咸重辣危言耸听,才是目前的媒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