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颂斯爱台湾《为乐而生》揭密
一代指挥大师马利斯.杨颂斯,他在2019年过世,诸多乐迷至今仍十分怀念。(cPeter Meisel,有乐出版提供)
慕尼黑爱乐品牌总监彼得.麦瑟,近期在杨颂斯的中文版传记《为乐而生》,揭密杨颂斯过去为什么喜欢来台演出。(有乐出版提供)
一代指挥大师马利斯.杨颂斯于2019年过世,诸多乐迷至今仍十分怀念。慕尼黑爱乐品牌总监彼得.麦瑟,近期在杨颂斯的中文版传记《为乐而生》,揭密杨颂斯过去为什么喜欢来台演出,原来是因为台湾有全世界最好的观众。
彼得表示,台湾有对艺术成就的尊重和热爱,「在音乐会演出期间绝对的静默和专注,对比演出结束后的热情和喧嚣,让杨颂斯热衷来台。」
彼得担任慕尼黑爱乐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品牌总监共超过二十五年以上,曾和大指挥家杰利毕达克、李汶、提勒曼等人共事,对杨颂斯也有许多一手观察。
在书里彼得提及,杨颂斯之所以是顶尖指挥的原因,在于他对音乐与声响细节的要求,包括花费10分钟和打击乐手琢磨改善一个钟的单一音符声响,或是演出理查史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时,调整乐手演奏位置,「音乐家是在舞台后方、前厅、还是在舞台周围的其他地方演奏?都有不同的测试和考量。」
彼得表示,每个音乐厅与线路配置不同,加上彩排时间往往很短,「观众不会知道,为了在台上演奏出《阿尔卑斯交响曲》中二十二个小节的音乐,就耗费了多少时间;观众们就是有特权去享受完美的声音。」
彼得表示,其实台湾还有另外一点令他印象深刻,目前全世界的乐团都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听古典音乐,「但我几年前协助台湾的国家交响乐团举办工作坊时,他们却问我:要如何让年长观众听音乐会?我觉得很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