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李远哲拒十八趴 为世代不公发声
文/郭淑媛、郑闵声
不合时宜的军公教退抚制度,造成国家财政沉重负担,已经到了台湾社会不得不严肃面对的时候,中央研究院前院长李远哲日前公开表示,自己拒领退休公教人员一八%优存利率,希望国人正视世代落差现象。
尽管退休多年,李远哲接受《今周刊》专访,畅谈他对世代正义、教育改革、环境永续的见解,让人看不出一丝老态。「我的心里还流着年轻时那股打造美好社会的热血,只要看见不公平的事,我还是会一直讲下去。」七十七岁的李远哲这么说。
谈十八趴五、六十岁就拿一大堆钱不做事,社会会更不公平。
《今周刊》问(以下简称问):你放弃「十八趴」的考量是什么?当消息披露后,是否发挥抛砖引玉效果?
李远哲答(以下简称答):我二○○六年从中研院退休,那时共有十二年的政务官资历,领了一张一百多万元的支票,有人叫我到台湾银行把这笔钱存起来,每年可领十八趴的利息。我觉得这件事情不公平,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把钱存进去,从来没有领过十八趴。
报纸报导以后,有两位中研院副院长级的同事觉得我说得很好,其中一位服务了四十多年,跑来告诉我,「你讲得非常好,我要跟进,不要十八趴。」说到一半,另一位同事也跑进来,说他也要放弃。这两位都是年资累积了很久、能领很多利息的人,我觉得这是很正面的。
当然也有人骂我,说我不了解公务人员的退抚制度,但现在领钱或以后还会继续领的人很多,对照年轻人提拨退休金以后却很可能领不到钱,这是很不公平的。
问:你多次提到世代不公平,除了十八趴之外,台湾社会还有什么不公平的事?答:台湾有很多不公平的事,像有钱人不纳税,都是薪水阶级的人在纳税,但这些阶级和世代的问题,常会被简化成蓝绿的问题;讨论核四问题马上就被归类为蓝绿斗争,这是不对的。
我每星期有两天会到台大做研究,研究助理都住在很远的地方,因为他们住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如果我们不改变,五十五、六十岁就拿了一大堆钱不做事,让年轻人奉养,这样他们会很辛苦,社会也会更不公平。
有人说,人口老化问题怎么办?如果今天七十五岁以上才算老人,我们还有老化的问题吗?七十五岁以前的人要更努力、要保持健康甚至工作,不要六十岁就退休,拿了很多钱到处去旅游,老人也要节约,拿少一点的钱。
问:你过去推动教育改革,但学生的压力还是很大,不少人认为教改不成功,原因何在?
答:民主社会里应该人人生而平等、职业没有贵贱,在台湾,如果我这么说,家长一定告诉我:「你在说笑话吗?」
在芬兰,有钱人累进税率很高,占政府财政收入比率是台湾的两、三倍,不管你赚多少钱,都可以享用公共设施、健保、接受教育,父母亲可以对儿女说,你可以去学跳舞、当音乐家,做什么都没关系。
反观在台湾,假如有两个小孩,一位在台积电工作,另一位在幼稚园教书,赚的钱不只差五倍,年轻人当然说要考好学校、进高薪的企业,所以台湾社会的大方向是不公平的。教育为什么不能改革呢?就是因为贫富差距这么大,只有走这条路和别人竞争,才能得到高薪。
我一直主张教育要把所有人都培育上来,在多元民主社会,应该各行各业什么人都有,可是我们做不到,因为这是不公平的社会,大家都在力争上游,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当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主席时就说,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是连接在一起的,社会不改,教育是不可能单独改过来的。
教育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政府真的没有钱,除了纳税的多是领薪水的人、财团有很多避税方法等不公平以外,小孩没选票、老人有选票,所以政府会把资源用来照顾老人…【全文请见今周刊889期 】(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889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