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约翰/台化关厂-产业不必转型了,直接关门?
文/杨约翰
台化彰化厂民国54设立,彰师大6年后才设立。附近中小学也大部分比台化晚设立。我来至彰化,曾经短暂读一年彰工,当时台化周边一片荒芜。
民国48年发生八七水灾,大肚溪溃堤,洪水冲进彰化市,和美镇,伸港乡。当时死伤数百人,灾民约十五万人。房屋全毁数万栋。我有亲人财产全毁,只身漂浪到花东开疆辟土,重建家园。
因为这样当时政府才会积极招商引进台化设厂。当时民不聊生,为了增加就业,改善生活,大家抢着争取。
50几年来,台化带动和美,社头等地纺织加工蓬勃发展。彰化虽然是农业县,却是全台百万富翁最多的地方。后来五金,食品工厂林立,人民生活富足安康,台化是起带头的作用。
现在魏县长说台化没有存在彰化市的理由,时代在改变,进步,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过河拆桥,不知感恩的作为,就像是他对待年迈的母亲,犹如日本(樽山节考)那么悲惨。
事缓则圆,其实台化早有规划,而且与前任县府早有妥善规划安排,员工可以保住饭碗,顺利退休,台化逐步转型,县府可以都更,共创三赢。现在的魏县长与环团私相授受,违反诚信,破坏法制,不仅未依法施政还强暴于民。
民进党人的特质是什么?他们前辈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现在还剩多少?
台塑人辛苦赚劳力钱,盖工厂,办学校,设医院。养几十万劳工家庭。现在民进党有计划污蔑,欲赶尽杀绝。如果得逞,谁会是最大的受害对象?
如果没有工厂,大家都去电影院,麦当劳,餐厅,大卖场,小七上班,钱会从天上掉下来,谁来埋单?
●作者:杨约翰,自由撰稿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