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交执勤突中风3小时内急抢救 医:掌握「333」守则

56岁林姓义交执勤时突然血管阻塞,所幸症状发作3小时内顺利送医抢救,目前已逐渐康复。(图由土城医院提供)

担任义交的56岁林姓女子,平常身体状况正常,却在值勤时左侧肢体突然瘫软、口齿不清,同事紧急将她在2小时内送至医院,确诊为脑中风,所幸在症状发作3小时内进行静脉融栓治疗,顺利救回一命。土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徐荣隆表示,若遇脑中风发作,一定要把握黄金3小时送医,并掌握掌握「333」守则调整健康、规律生活型态,才可降低脑中风风险

新北市立土城医院今举办「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讲座,邀请新北市消防局、新陈代谢科和中医科医师,一起探讨医院合作转送机制、脑中风后的急性处置及治疗方式。徐荣隆表示,脑中风会在没有预警情况下发生,许多家属常不知所措,但只要记住辨别脑中风的口诀「FAST」(Face突然间脸歪嘴斜,Arm突然间身体单侧无力、手无法高举、脚无法抬起,Speech说话不清楚,Time记下发生时间,立即就医),尽速将患者在黄金3小时内送医,就可进行静脉融栓治疗,降低中风后遗症

徐荣隆指出,实施静脉融栓治疗造成出血的风险较小,治疗效果较好,但也有2大限制,分别是要在中风发作3小时内到院、遇到大血管阻塞效果欠佳,在这些条件限制下,动脉取栓是另一种治疗选择,若有患者已中风发作8至24小时、大血管阻塞,则可经医师评估进行动脉取栓。

徐荣隆补充,卫福部2019年死因统计,脑血管是第4大疾病,尤其在冬季剧烈温差常是引爆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定时炸弹,但只要掌握「333」守则,第一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第二不吃多盐多油食物、不吸烟、不过度饮酒,第三保持定期测量血压、适度规律运动(1天至少运动30分钟)、使用国人成人预防保健服务,便可从调整日常生活下手,降低脑中风风险。